险些成为唐玄宗的女婿,还擅长魔术和易容,这个菜农也算一个妙人。

   张果这厮之所以被称作张果老,混迹于仙班,可能仅仅是因为老。 除去后世的跟风贴金,张果算是一个还不错的菜农,然后……应该是没啥然后了。但好巧不巧,张果足够老,据传有一百多岁,这在寿限迫促的年代,等同于一个妖孽,如果不为恶,那就一定是个仙儿。这在传统的二元视角里是很正常的。 仙儿要成为仙儿,不能缺少人设的。想来应该是他所在的老年生涯,熟悉的人都烟消云散了,很多事儿也都由着他说。如果后人又过于“从善如流”人云亦云,还不慎跌落到以貌取人的认知里,这银发飘飘白须美髯欲仙还不死的老人,那一定是非仙即道。 可能有人已经开骂,认为笔者才是纯纯的编造。嗯,骂的对,是闲的没事儿瞎推测的。理由在于,张果所谓的法术,现今看来更像是一些浅显易懂的小魔术,数次装死也不过就是一些障眼法,说不定还粗通一些古早版的易容术。至于倒骑驴,村里的孩子都会,技术活都算不上,只能归结为当时妆造的一种时髦而已。 民众对张果的追捧,大概是来自于人性本来的“好生恶死”。说起这个词,大多是有鄙夷色彩。好生恶死本身没啥错,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作死。主要是因为是求生之切到了不切实际的程度,东临碣石也好,仙岛求药也罢,都是一些长生不老的臆想。历代皇帝中炼丹吃死人的也大有人在。即便是必死无疑,还想着投胎转世。死了还期待名目,混不上“驾崩”,那就混“薨”,不行就“卒”或者“不禄”,当然还有求取外道,整个圆寂涅槃,羽化登仙等等。 扯远了。 张果长寿还会法术这事儿,最后还是惊动了上边儿,唐玄宗和武则天都曾数次召见。其目的显然是已经混上了驾崩但是还不想按时驾崩。李隆基还想出一个妙计,就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张果老。试想一下,既是皇帝又是老丈人,于情于理他的生死问题你张果不能不管。面对这种一步登天,梨花海棠的好事儿,张果再次诈死逃脱。诈死应该是暗戳戳地表明人不可能长生,老丈人成为“老不死的”根本做不到,逃脱应该是面对美女也只能“望洋兴叹”,不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不老。张果是个聪明人,知道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后果就是人设崩塌,仙气尽失。 说到底这么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用不着大张旗鼓,呼尔嗨约的。历史大多不堪卒读,更何况是传言中的一个菜农的发迹史。只是涉及到生死玄关,我也不想较真儿,看官也无须较劲儿,就当它是个掌故,闲聊纳凉可好? (图片拍摄于山西高平伯方仙翁庙,里面有张果老巧遇唐玄宗等内容)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 刘老师
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