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镇北方,刚好与朱棣燕王的身份吻合。相传在靖难时,真武大帝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特地下诏敕封(经典神仙助力)。走过蜿蜒的盘山公路,晨光洒下,多了些神圣感。山上微凉,到达紫霄宫,门口有小道士正在扫地,游人尚少,薄光打在红墙黛瓦,宁静祥和。明成祖封这里为紫霄福地,十年内战期间贺龙元帅也曾居此地。 紫霄宫 扫地的小道士 紫霄福地 进入龙虎殿,两旁是青龙白虎泥塑像,为元代作品,传神而古朴。再往里走可以看到两座碑亭,让我想起了明十三陵,也是同样的亭子。 元代白虎塑像 碑亭 左侧碑亭为《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一开始讲一些真武大帝的来历、神职、与武当的关系等,然后又说武当山风景优美、历史悠久以及敕建武当山的经过。重点在最后——“肆朕起义兵,靖内难,神辅相左右,风行霆击,其迹甚著。暨即位之初,茂锡景贶,益加炫燿......遂命道士为提黠......上以资荐扬皇考太祖高皇帝、皇妣孝慈高皇后在天之灵,下以为天下臣庶祈迓繁祉”。朱棣说,我起兵靖难,神明辅佐,助我平乱,功绩显著。到我即位,神明更是频降祥瑞...于是,我任命道士...既是为了告慰父亲(朱元璋)和母亲(孝慈皇后)的在天之灵,也是为天下百姓祈求福泽。非常明显的君权神授思想,倒是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我随口说了一句“欲盖弥彰”,却被旁边观察游人的道士反驳: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年那些事儿,谁说的准呢?” 想到六百多年前的浩荡皇恩泽被至今,维护一下也是正常。 《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前面的小碑是朱棣的玄孙朱见深(明宪宗)立的《御制大岳太玄紫霄宫神像记》 丹房禁地! 顺着去往南岩宫的方向走,不一会可以看到南天门,这是南岩宫的入口。路上有不少石刻,还有一些前人朝礼武当山留下的碑,都很有意思。南岩宫门口也有一碑亭,青绿色瓦,让人想到武汉大学的建筑。四周种着枫树,红墙绿叶,非常好看。 南天门 碑亭 南岩宫宫墙 湖北人朝礼武当山 南岩宫是真武大帝的飞升之处,有三大奇观,分别是寿福康宁石刻、龙头香与桃木剑。“福康宁”是由嘉靖年间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夏言写下,“寿”则是由他的门人写下。说到嘉靖,这位修仙狂人同样对武当山恩宠有加——他亲题“治世玄岳”匾额,将武当山尊为“天下第一名山”,地位超越五岳及其他道教名山。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嘉靖对道教修仙的狂热也使部分擅写“青词”(道教祭祀文书)的文官上位,其中就有严嵩。他通过巴结同乡夏言重返官场,又以青词媚上进入权力核心,空前贪腐,党同伐异,加速明朝的衰败。想想一座山见证了一个伟大朝代的兴盛与衰落,也挺让人感慨。 寿福康宁石刻 进入两仪殿,可以看到悬崖之上探出一龙头,上立有一香炉,是为“龙头香”。常有信众冒死烧香祈福,却因地势险要坠岩而亡。康熙十二年(1673年),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立“禁烧龙头香”碑下令禁止。这块碑目前尚存,碑文如下: “南岩之下,倚崖立殿以祠灵神,不知何时凿石为龙首,置香炉于前,下临绝壑,凭高俯瞰,神悚股栗,焚香者一失足则身命随陨。此世俗庸,妄人所为,非上帝慈惠群生之意也。今徙炉殿内,以便焚香者,使知孝子不登高,不临深之义,立石檐前,永杜小人行险侥幸之路,本宫住持暨诸道众,随时劝诫,勿蹈前辙,其遵行无忽。总督川大清康熙十一年六月朔旦。” 两仪殿 龙头香 “禁烧龙头香”碑 而往旁边的山上定睛细视,便能看见那把镇山辟邪的桃木剑,相传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桃木剑 路过武当榔梅的介绍牌,说这种果子“非李非杏、非桃非梅,却又似李似杏、似桃似梅,味甘如蜜”且是“武当山特有”。真有这么神奇?可惜不是季节,无法品尝,后查阅资料,该品种可能是杏、李的天然杂种,令人啧啧称奇。 小雨淅沥,一路走到朝天宫,这是天庭与人间的分界线,这里是神仙云游人间的最低处,也是凡人登临的最高点。再往前,就是仙人居处了。当然,仙人都是住在天上的,想要一拜,没点体力可不行。通往金顶的路有两条,分别是明神道与清神道。神道,也就是通向神的道路,当然要走风景更好、历史更久但也更险峻的明神道了。 朝天宫 真的陡!有几段路坡度极大,台阶极高,依次经过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和朝圣门,终于来到金顶脚下,早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建造者可能是想通过艰险的物理路径来象征精神上的超凡入圣吧。 明神道 朝圣门 金顶前的平台是四条登顶道路(明神道、清神道、琼台线、索道)的交汇点,人山人海,前往金顶的小路排起了长队。没办法,来都来了,只好硬着头皮排队。途中经过太和宫,被困在队伍里,只好草草一望。跟着人群不断蠕动,半小时后到达金顶——为大雨磅礴下的阴霾增添了一抹金色。跪拜的游人把路堵得水泄不通,各色的雨衣雨伞也有些煞风景。一旁的老道士不停的喊着“拜完就走,不要停留”,也没能一睹真武大帝的真容。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细看走势,也能看出群峰“万山来朝”的奇观,而这可能也暗喻了朱棣皇权号令自然的野心。整个大殿铜铸鎏金,立在群山高点,十分宏伟。 金殿排队上金殿的人 俯瞰群山 下山途中可以看到纪念品商店,有道士画的符箓,很贵。 最后到达太子坡,弯曲的红墙有种流动的美。1931年,贺龙率领的红三军第八师转战武当山时驻扎太子坡,师部设在藏经阁右院,并留下两幅标语:“实行土地革命”和“红军是工农贫民的军队”,至今保存完好,很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