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台山~一个中外佛教信众心中敬仰的圣地,一个传承两千年文化令无数人膜拜的人间净土,一个集汉藏佛教为一体的佛教道场, 这是一座三教融合(佛教、道教、儒教)的圣山,在经历历史洗礼后仍然保留著其浓郁的宗教氛围和信仰传承! 五台山,古有金五台之称。东汉永平年间建寺,即今显通寺。从此开始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先河。唐代时达到鼎盛,佛寺多达360多座,至今还保留有100多座。唐德宗贞元年间,佛教僧侣一般近万人,最多时3万多人,高僧云集、名僧辈出,驰名海外,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之一。 隋文帝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望瑞雪。这就是五台山的由来。 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开始在北方传播,五台山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兼有青庙和黄庙的佛教圣地。清朝的开国皇帝顺治帝,非常信佛,据传还在此地出家为僧。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帝都曾多次朝拜五台山。他们朝礼五台山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因为游览五台山的最好季节是盛夏六、七月间,而清帝朝山的时间却在冰封雪飘的农历二、三月间。 经历了2000年的发展,五台山寺庙林立、塔幢遍布、塑画相映、古朴典雅,享誉世界。 其中佛光寺和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古寺。显通寺(灵鷲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台怀镇是寺庙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台山佛事活动和经济生活的中心。所有的殿堂都记载着佛教的历史,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集聚着佛教艺术的精华,凝聚着自然美和佛教文化创造美的和谐统一。这里常年祥烟缭绕,香客盈门。 五台山,一直是名僧荟萃的地方。有许多佛教史上的名师巨匠,或出生在本地,或在山内居住多年,或终身修持山寺,皆对五台山佛教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甚至对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台山还被我国汉、藏、蒙、土、满等民族和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视为朝礼文殊菩萨的圣地。曾受到印度、日本、朝鲜和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的景仰。 不必提及那遥远的世界佛教圣地蓝毗尼园、鹿野原、菩提迦叶、拘尸那迦。 因为他们已成为佛教圣地的过去式,唯有世界佛教圣地五台山,历经千年香火依然旺盛,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依然巍峨的大白塔均让其成为了东方的佛国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