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场 >>道文化 >> 隐修仙派-修炼元神-法门介绍。(五)心息相依
詳細內容

隐修仙派-修炼元神-法门介绍。(五)心息相依

20.png

全身观照做完了以后,接下来就是静坐。静坐的第一个要领是身体不动。所以姿势不拘,任何姿势都可以,只要舒服就好。舒服以外,另有一个条件,就是姿势要能保持得久。如果是舒服的姿势,一定能保持比较久,它们是互为表里的。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这个姿势应该就是最能保持下动的姿势。所以虽然姿势不拘,但是要身体不动。姿势确定了,身体就不要再动,坐到下坐为止,甚至哪个地方痒、哪个地方痛,都不要去摸它、不要去抓它,尽量忍耐,让身体都不动。可是这种身体的不动不是僵硬的不动,是放松以后的不动。也就是全身观照以后很松很松的那个状态,不要观照完毕再正襟危坐,也就是说,在全身观照的时候,就把姿势坐好,就要坐定,采取最舒服的姿势,观照之后,接着就听呼吸。



「听呼吸」?就是注意呼吸,不要被呼吸瞒过,呼吸自自然然的,没有任何的控制。

静坐的时间长短不拘,最好有个定时器,很小声的定时器。比如你只有十分钟静坐,就定十分钟,就可以放心,不会对时间有心理负担。有事就先定时,没有事就继续坐下去,坐到不想坐再起来。定时器如果太大声,你会被吓醒,因为在很静的时候,你的敏感度非常高,很小的声音有时候都会觉得如打雷一般的大声。

不要贪求效验,因为一贪求效验,就会想:「上次那种舒服感怎么还没出来?」或者:「我在书上看到的那些现象怎么还没有出现?」这样你就会有急躁的心,静坐的效果就会很差,甚至会出毛病,会出现很多的幻象,不需要的东西都会出现,不要以为那是真的,那是你心意识所造作出来的东西。

有不舒适的状况出现的时候,包括身体上的不舒服,比如想呕吐,或觉得全身发冷,或全身热得受不了,或者有幻觉出现,这时时候就把眼睛张开来,身体动一动。若想继续做,再从头开始,肉体热身就不用了,精神热身还是要;如果不想做,就起来散散步。

静坐完了要收功,做全身观照,很仔细观照一趟就好了。


心息相依

心息相依在仙道各宗中,其涵义稍有不同,本文所述,以隐逸神仙学派所传心法为主。

心息相依的目的「心息相依」是仙道功夫中,相当高明的修炼手段。

「心」即意识,「息」即呼吸。「心」是平时的表面意识状态(有知有觉,有各种杂念纷飞状态的意识),称为「后天意识」,「息」是平时的口鼻呼吸,称为「后天呼吸」。

初下手时,用后天意识刻意去觉察后天呼吸的存在。久而久之,后天意识会净化,后天呼吸也会较规律。「心息相依」就是要让经过净化的后天意识,与经过调整的后天呼吸,相依相靠在一起。

当心与息相靠在一起,身心会处于相当有效率的休息状态,更进一步,会逐渐累积高品质的能量,


修炼的目的。

「心息相依」是仙道修炼的主要功法。

一般而言,人知道要呼吸,却不太会去注意呼吸的存在,虽然它一直不断的在运作,但意识上对呼吸几乎是没有感觉的,也不会去关心它,除非呼吸有不顺畅、受到阻滞,透过器官神经的传导,才会意识到「呼吸困难」。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呼吸是否规律、顺畅,并不在意。


一般的体能运动都会要求各种方式的呼吸训练(例如腹部呼吸),那只是「深吸呼」的训练,目的在加强「肺活量」。

仙道的呼吸训练,与一般体能运动的呼吸训练方式不尽相同,目的也不只是在加强肺活量。

仙道功夫锻练的目地,在追求「健康长寿」。

一般所知道的,要身体健康乃至长寿,正常的生活作息,足够的食物营养,加上适当运动等等都是必要的。但那些都是比较消极、被动的。

仙道锻练有比较积极的主张,就是用特定的方法,进行能量的转换、累积。利用人体粗糙的后天能量,转化为高品质的先天能量。这种能量转换为何能办得到?它的机转目前尚无法完全用现代生理学的理论来诠释、理解,但透过一定的修炼方法,的确可以办到,那个方法就是「心息相依」


唯一的方法

「心息相依」的修炼,就是用「心」去配合「息」。其目的是要让「心」与「息」进入某种「规律」的状态,「心」与「息」在这种规律旳状态中,粗糙的后天能量会慢慢转化为高品质的先天能量。

高品质的先天能量会更有效的滋润、活化身体各部份的细胞,直接提高身体的各部份机能,对疾病更有扺抗力,积极的达到健康长寿的目地。

呼吸与意识在人体上是两个独立运作的生理系统,表面上看来,各自为政,但仔细探讨,也不是全然无关。「意识」就是脑波的运动,而脑波的运动又与脑神经机能有关,而脑神经机能的情况又与生理上各部份机能是否能正常运作有关。当然,生理上各部份的机能又与代谢是否正常有关,而代谢是否能正常进行,呼吸是关键。

在平常情况,人无法控制脑波的运作,只能任其奔驰(人的念头就是脑波的产物,它没有一刻停止)。仙道功夫主要是透过对呼吸的调整,来平稳脑波(念头),而呼吸是否规律,也可以透过

意识去调整它。后天的「心」与「息」,这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个体,经由仙道功夫的锻练,可以恢复为先天的「一」──神气合一的状态。


心息相依入门

下手阶段。此阶段的锻练,主要目的在调整「心」与「息」的规律性,让心与息两者处于一种规律且互相感知、互相搭配的状态中运作。

由于意识(脑波)平常是处于没有规律、不受控制的状态,没有规律、不受控制的脑波其实是不断在消耗能量。而没有规律、不受意识所关心的呼吸,其实是没有效率的呼吸。

仙道锻练的目地是能量转换,初步所要利用的,正是后天(曰常生活中)不知不觉,无意识状态下所消耗掉的能量。

让脑波透过对呼吸的调整,处于一种规律、平稳的状态,让调整过的呼吸与脑波同步,脑波与呼吸,处于互相关心、互相携手,同进同出、相亲相爱的状态,这种状态是静坐真正的目的,心息相依的初阶功夫,仙道功夫的入门心法。


此阶段锻练的要领:由于人体的脑波不断的在接受各种感官传来的讯息,分析后响应,相当忙碌,直接要让脑波进入一种规律状态,几乎不可能。唯一而且有效的方法就是,设法「中止」脑波接受所有感官的讯息,就算不小心接收到了,也不予响应,专「心」去注意呼吸的存在,看着它、守着它,轻轻松松的感知它的存在,但不干涉它(的自由)。它愈自由,「心」愈自在,一心一息,不即不离,勿忘勿助。

初阶的心息相依在此阶段,脑波由于专注,(神经细胞化学传导物平衡)也由于能量转化所产生的稳定作用影响,透过感官所传导过来的讯息逐渐「淡化」,但还没有完全「遗忘」,所以知觉会呈现半有知半无知的状态,还会意识到身体的存在。至于呼吸次数会慢慢减少,但由于意念一直在关心它、照顾它,<它>也似乎发现「意念」的存在,「自动」会跟随在「意念」的旁边(神入气中,气包神外),但真要靠近又觉得害羞,于是心与息虽处于郎有情、妾有意,却是既期待,又怕伤害,若即若离的状态中。


此阶段的要领:由于后天意识仍然存在,呼吸也还不稳定。如果杂念纷飞,就要打起精神,专注呼吸的动作,甚至做一下分段式呼吸,好让杂念减少,杂念减少呼吸就会规律而渐趋平稳;如果已经达到「一息一念」,千万不要再以任何意念去调整呼吸,继续让意念保持放松,看住呼吸,但让它自己作主,悠悠荡荡。如果杂念再来,就要重起炉灶,再做专注呼吸或分段呼吸,直至「一息一念」。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 刘老师
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