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论坛 >>儒家 >> 中国历史必知的100件事--诸子百家争鸣:中国思想文化的轴心时代
詳細內容

中国历史必知的100件事--诸子百家争鸣:中国思想文化的轴心时代

20.png

公元前

公元前770年--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思想家,他们周游各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因此形成了学派林立的文化盛景,史称“诸子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还被德国的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列入了 “轴心时代”的序列当中,与西方、印度、中东的思想解放运动,并列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里程碑。


百家争鸣的时代成因


周代在经历了犬戎入侵与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各国的诸侯,为了争霸中原,到处招贤纳士。同时,因为礼教崩坏,打破了原有的阶层分化,大家可以通过出谋划策,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促使这个时期,产生了很多的谋士,他们著书立论、收徒教学,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汉代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到,诸子是指春秋战国出现的各个思想家,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林立的各个思想流派。据班固的统计,当时共有189家思想流派,其中影响深远的“九流十家”,分别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和纵横家。但因小说家所写的内容,多为街头巷语和稗官野史,就被排除在了“九流” 之外。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1、春秋时期:儒道奠基

儒家孔子:儒家的创始人,提出了以“仁” 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强调了君臣父子要各司其职。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录《论语》和他整理的“五经”,是儒家的思想经典。但他在周游各国时,并没有受国君的重用,导致一生都没有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道家老子:道家的创始人,他倡导“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他写的《道德经》以辩证法,来探讨宇宙观,对哲学和宗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据说孔子都有问礼于老子,可见,老子的思想对儒家的思想,也是产生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2、战国时期:学派勃兴

儒家孟荀: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性本善,但环境能决定人性的向恶,因此要规避不良的环境;荀子则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善良的圣人来引导,让世人的人性由恶转善。二人同是认同善的重要性,但出发点与方法确是完全不同的。


道家庄子:庄子是一个崇尚心灵自由的人,认为人要顺从天道、超脱现实,才能成为一个有德之人。鲁迅评价庄子的学说为“汪洋捭阖,仪态万方”,认为庄子是战国时期,其他学者都无法超越的存在。


墨家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并构建了包括军事、逻辑、科学等多领域的理论体系,是战国时期的天才思想家。可惜的是,墨家因后继无人,导致逐渐衰败。


法家集大成:法家的门人,主要由儒家荀子的后人转变而来,荀子弟子韩非和李斯,将性恶论与严刑峻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法家思想在政治上的应用。由于韩非吸收了魏国李悝、韩国申不害、赵国慎到的思想,成为了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此外,法家还有一位我们都知道的重要人物:商鞅,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变法成功的,更是秦律的奠基者。


其他流派:

纵横家:苏秦提出的是“合纵”,主张联合六国共同抗秦,而张仪提出的“连横”策略,对秦国瓦解六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阴阳家邹衍:其代表作为 “五德终始说”,发展了阴阳五行的理论,对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农家许行:主要主张“君民同耕”,站在底层人们的立场,呼吁统治者要体恤民生。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百家争鸣塑造了独特的学术传统:儒家经典的探讨,引发了持续两千年的“今古文之变”;老子学说,自汉魏以来,成为了调养民生的良方,道观遍布全国的各地;孔子思想,更是成为了历代治国的理论基础,至今还是我们处世的道德标准。


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思想运动,与苏格拉底、释迦牟尼等思想家的探索,同期发生,共同推动了人类精神的觉醒,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基因,对后世的政治、学术、伦理等领域,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 刘老师
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