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 性 前面已把火性略为分析,今举历史的公案,先介绍“火土”性质的人物,来详述土性。 庞涓性情欺诈,故其师常训之要对人忠实。庞涓学成之后投魏国,被魏王任命为将军,深得魏王信任。 后有人向魏王推荐孙膑,魏王乃问庞涓曰:“据云你的同学孙膑是杰出的军事家,也是孙武后裔,熟诵孙子兵法,为何不请他来帮助魏国?”庞涓答曰:“臣也知孙膑的才干,可惜他是齐国人。怕他处处为齐国着想,对本国不利。” 魏王曰:“难道他国人就不能录用吗?”庞涓不好意思再反对,遂去信请孙膑来魏,孙膑欣然到来,打算为魏国效劳。 庞涓是阴火金性人,心狠手辣,他妒忌孙膑,怕他胜过自己。于是伪造信件,令魏王误会孙膑系齐国之特务,魏王一怒之下,处以刖刑(剜掉膝盖骨)。孙膑变成瘸子,脸上也给刺了字。 在孙膑拜别其师鬼谷子之前,蒙师授与孙子兵法十三篇。此乃最精练的兵书,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变化无穷,且完全合乎科学哲学条件。孙膑把这套孙子兵法熟读成诵,才谢师下山。 膑受刖刑后,庞涓便央求孙膑把这套兵法抄写下来,孙膑也慨然应允。古时无纸笔,抄写需刻在竹简上。庞涓性急燥,不断催促快点完成,并遣书僮专为劈竹简。 书僮见膑诚实忠厚,于心不忍,遂告密说:“你知道庞涓为何催促你快点写完?他预备早点杀你以除后患。”孙膑顿时惊醒,才明白陷害他的人,原来就是自己师兄庞涓! 这时有齐国使者到魏国,便暗中向孙膑表示齐王知道他受苦的经过,遂设计用车把他偷运回齐国。 田忌信之,下次赛马时,田忌提出与威王“押千金”的赌注,威王欣然同意,赛马之前,孙膑教田忌:“先用下等马和威王的上等马赛,再用你的上等马和威王的中等马赛。”田忌照办。第一局田忌输了,第二局田忌以上等马赢了威王的下等马,田忌两胜一负,赢了威王的千金。 孙膑向田忌建议:“我们佯装怯战,诱敌取胜。”因此,齐军一和魏军接触,就调头后退,并用逐天减少炉灶的方法,造成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由十万灶减至七万、五、二万,引诱庞涓放胆追击,这是孙子兵法“增兵减灶”之战略,当齐军退至形势险要的马陵道,两侧埋伏了弩手,并在一棵大树上刻了“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庞涓在天黑时追到,命士兵举火看树上的刻字,齐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进退无路拔剑自刎,田忌、孙膑乘胜追击,又大败魏军,前后共损魏军十万人。不仅报了私仇,且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1)、木性人,身材细高,走路高压有声。声音直而短,面带青色,齿音。 2)、火性人,身材圆胖,体形丰满,枣核形脸,面赤红。行动急速,声音尖而破(哑嗓子)舌音。 3)、金性人,身材苗条,单薄,长方脸,面色白,眉清目秀,举止轻佻,说话声音宏亮,如洪钟,唇音。若是火金性人,说话又尖又响,人群里总听到他的声音。 4)、水性人,体形肥胖,猪肚子形脸,粗眉大眼,毛发深黑,面色淡黑。行动迟钝,拖泥带水。说话声音,慢长而低,喉音,不爽快。 你看,十个人走路十个模样,十个人说话十种声音,其中变化妙无穷,若再懂得“生克制化”的道理,就能圆转五行,利人利己。 火性人,不宜与他讲太多,因他好争理,愈来愈不罢休。 土性人,不能抢了他的话柄,否则他就笨嘟嘟,呆着脸说出口。 阴土性人都有一股沉闷之气。金性人爽快、灵活。水性人说话像慢慢流水,不爽快。 “知性者以同居”,若不知人的性情,与人相处倍见吃力。因此大家宜格为五行性,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 中国的皇历由尧帝制定,用伏羲的八卦为基础,与古代农业社会关系非常密切。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分为四季,廿四节气,耕种必要按照农历的季节,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跟随一定的秩序,有条不紊。 因为四季最后十八天均属土,十八乘四等于七十二,故又多出七十二天,七十二乘五等于三百六十,刚巧一年。 五脏中,土属脾,脾胃互为表里,五脏六腑互为表里: 阴土性人固执死板,心量狭小,所谓“蠢笨愚囊佞”,好生闷气。阴土人愚笨,动作慢吞吞。 孩子降生后,听他的哭声便知道他是什么性。大声哭,突然停住的是木。哭声急速的是火。慢的是水。时哭时止,呜咽呜咽粗闷的是土。哭声响亮连续不断者是金性。 有一个笑话:从前在中国,男子会打妻子。这个丈夫把妻子打了两、三回,其妻才慢吞吞的问:“你打的是谁”?男人更光火,说:“打的就是你,你还不知道?”这就是阴土性的写照,又笨又佞 。 阴土性重者,就打大妄想,因此,欲补阳土,千万勿撒谎,连妄想都不要打。所谓“言由心生”,人说的话,萌之于心。心里想什么,就遂以语言表达之,假如打了妄语,不可以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因为言为心声的表现,必要先在心地上用功夫,克制妄念,令它不随便生起。 孔子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信义之重要。 阳土的信实,像四季顺序,不能差错。论语上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若无信实,就像车轮少了平衡之关键,在道上不能行走。因此,欲培阳土,要补信实。木能立万物,水能养万物,金能分万物,土能生万物。 欲拨阴取阳,要除忧愁,生欢喜心。 如何生欢喜心?在道德会有一首偈,人人传诵:“善人教我不怨人,这是成佛大道根。从今而后天天问,看我怨人不怨人?”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莫怨天尤人。 有些人信佛,是为求福报,求老佛爷保佑,但不发菩提心度众生。这样信佛参杂贪心,故非真信。真信佛法僧:信佛,然后信佛的教法,依法修行,才是“信实”,才能依佛和光。信而实,便生真阳。若半途而废,即因一开始就没信实,故日久信心动移而生退心。 古人云:“学道不负初心,成佛有余。”人为何中途变节?因为原来信的不真实,不是百分之百去信,而是半信半疑,故终经不起考验。这比喻人种绿豆,想得到芝麻,无有是处。 阳土性的人,男讲忠义,女讲贞节,所谓“一诺千金”。答应人旳事,绝不能废,要说得出,做得到。故《论语》云:“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因此,“信实土”最重要。在小的方面,你有信用,处事则通。在大的方面,有真信义的人,名垂千古。三国时代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兄弟,誓曰:“保护汉室,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这就是真信义!关羽忠于刘备,起初,他并未想到刘备将来做皇帝。他只是本着一股忠烈之气,誓死报恩。 一九六三年,中国表扬雷锋的精神,上至国家领袖,下至广大民众,靡不称赞雷锋爱民如己,为人民服务的牺牲精神。 雷锋是什么人呢?他是一位青年士卒,一生热爱民众,扶老携幼,譬如见到老太太有病行动不便,他便亲自送她到医院去登记,看病。人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总答:“我是兵士”。某次帮某大嫂及其小儿到医院看病,出来时大雨倾盆,雷锋让出自己的雨衣给他们,并护送回家,才飞奔回营。回营已晚,要受处分,但从无怨言,如是等情形,不可胜数,皆是雷锋死后受国家表扬,由广大民众从四面八方提供的。 某一次,同班士卒王大可的老父病重,来信请儿子速寄款回乡。雷锋身为班长,阅信后,即模仿王大可笔迹,写了简条,附寄一百元,雷锋月薪六元,此乃一年半之储蓄。老人病愈来信谢儿子,王大可感到奇怪,自己根本不知此事,后才知道是雷锋慷慨扶助。雷锋不欲打扰同学学习情绪,故汇钱后也没告知王大可。 处处为人,毫无为己,就是真阳土。雷锋在日记内述其志向,愿意在社会上起一颗“小螺丝钉”的作用,他说:“我是一个小人物,但我要将这个短暂的生命,为无限的人民服务。我要像一根洋烛,尽我所能发一分热,放一分光。我要像春蚕,在我活着的时间内,吐多一口丝。” 他又说:“对人民,要像春天那么温暖。对全国的同志们,我要像夏日一般热诚。对坏人,我要像秋风,扫尽落叶。对学习而言,我要像冬天秘密的蕴藏,养精蓄锐。” 真信实,纯粹为群众谋幸福,而不是沽名钓誉,所以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智若讷。”又云:“信言不爽,爽言不信。” 甜言蜜语,不会帮助你,忠言逆耳,才会真正帮助你。喜欢恭维语,人家说你的好处就乐,人家说你的短处就怒的人,都是阴土性。 信要有实行,才能结果。譬如,你有十亩地,但只获得到二亩地的收成。这不能怨天尤人,其咎在于你没有与天地合作,假若能合天心,真信不疑,没有一件事办不好的。 关羽本是视死如归,故与关羽是旧交,张辽向云长提出投降有三利:一可以保玄德二夫人、二不背桃园之约、三可留有用之身。 云长答:“我有三约若曹丞相能从,吾即卸甲,若不允,宁死不屈。三约:一是吾与皇叔立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一切上下等人,皆不许到门。三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赶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土质肥沃松脆,使万物茁壮。 土质干燥,或夹杂沙石,或僵硬如蜡,则不能长曲。人性亦复如是。假如活泼忠厚,就像松土,能吸收天地阳气,使万物生长,若僵硬,或好怨人,好忧愁,对人不生欢喜心,这种土不能长养长万物。 阴土人孝道不圆满,有佞劲。所谓“刁妻佞子,丑妇刁民”,都是阴土之流。 阳土性能容能化,宽宏大量,不把自己放到第一位,甘愿在人之后,把大家都托起来,这是真阳土。 真阳土要严守妄语戒,不说一句假话,包括方便语,随便掩护语也不说。譬如,你买一样东西,明明五块钱,你信口开河说是七八块钱,虽然没有存心欺骗,然话不老实,已亏了信义,小孩子哭,妈妈哄他说:“你不哭,我就买给你什么什么……”但结果没有买,这也是损害元性。 虽是小妄语,今天打,明天打,习以为常,日久变成大妄语。若好夸大(把小事说大),好小气(把大事说小),都是不诚实,都犯妄语戒。对人忠厚老实,就是尽孝,也是守戒。 真信,要把佛的话当真,躬行实践,这样就把根扎到佛国去,否则就扎到地狱去,所谓“未曾念神先知”,不要说妄语,连妄念也不可动,才是真守信。 “守信”与“信仰”两者 刚才有朋友想知道“守信”与“信仰”两者同耶?别耶?兹作简单的分析。 为政的方法,先有足够的粮食,充足之武备,然后教化民众,使之信赖政府,若必要时,可以减去武备,削减粮食。但假使政府失信于民,国家则无法建立。足见守信之重要性。 所谓“言而有信”,“信”字由“人”字与“言”字组成,即是谨守诺言,言行相顾。信乃人民之命脉。若政府朝令夕改,反覆无常,就像火车出轨,一切国法无以建立。 孟子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政府要威、爱并用,实行信实。无威无以立法,无爱不能亲民。亲民,就是对国民切心关怀,无微不至,能感动天地。古时人民歌颂尧舜仁政之风,谓“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因为这些圣君不失信于民,故感动天地,四时顺序,风调雨顺,兆民安乐,天下太平。 故耶稣说:“信者得救”。这个信,是毫无条件,毫无怀疑,且包括实行。信佛亦然。譬如,你信观音菩萨,就要拿出至诚恳切的心,仰赖菩萨为你指点正路。 学儒也是同埋,必须彻底明白圣贤的教化,而付诸实行。所谓“道贯古今”,各大教主的基本教义,永远灿烂光明,永恒不灭,因为它是恒常不变的真理,因此,对你的宗教要信实,信仰且实行,才会得到真实的结果。 【欢迎转发,传播正善能量】 上壹篇五行性之分析---金性下壹篇五行性之分析 ---火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