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养生,乃是以道家道教之深邃思想理论为指引,运用诸多方式对人的身心各方面,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进行调和与提升的一门学问。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养生方法,更是一种涵盖生活各方面的哲学体系。 在道教的观念中,仙道以生命为贵,致力于度化众生。人生虽短暂且充满不完美,但却是通往神仙之境不可或缺的阶段。只有通过现世的刻苦修炼,人方能有望成为神仙。因此,更长久地保持现世中的生命存在,不仅增加了修炼成仙的可能性,更是成就神仙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对生命的珍视,构成了道教思想的一个基本方面,贵生思想的萌生与对养生的重视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追溯道教贵生思想的渊源,其首要影响因素便是中国古代的神仙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在于,人能够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方法达到长生不老,肉体飞升成仙的境界。然而,反观现实人生,人不仅难逃一死,还要承受病痛、穷困、灾祸等诸多苦难。尤其是死亡,更是人一生中无法摆脱的沉重枷锁。有识之士无不渴望改变这种可悲的局面,寻求超脱之道。 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便明确指出:“死命,乃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仅得一生,无有重生之机。”正因凡人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仅有一次生命,故而要摆脱死亡,唯有修道向仙。而成神成仙又只能通过现世的修炼努力来实现。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现世生活质量的角度,还是从成神成仙的角度来看,重视生命的保存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其中最大的价值,莫过于为成神成仙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正因如此,贵生成为了道教整个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 在道教养生的实践中,形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方法。以下便是道教养生方法的几大分类: 其一,饮食养生法。这一方法依据各种食物的四气五味性质及其对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作用,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烹饪,以达到养生的效果。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不仅可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还能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其二,药物养生法。药物养生则是按照各种药物的四气五味性质及其对各种疾病的功效作用,进行适当的配伍和炮制加工,以达到养生的目的。与纯粹的药物治疗不同,药物养生主要针对的是人体出现了某些病理偏向,但还未形成明显的疾病。通过选择性味比较温和、作用主要是调理的药物来纠正这些偏向,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其三,四季养生法。这一方法强调人应顺应四季的变化来进行身体的调养。春天万物复苏,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养阳气;夏天炎热酷暑,应注意防暑降温,以保津液;秋天干燥凉爽,应润燥养肺;冬天寒冷萧瑟,应保暖御寒,以藏精气。通过顺应四季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可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其四,精神养生法。精神养生主要探讨如何保持精神情志的健康,以及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品质。在道教看来,精神情志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身心健康。因此,通过调节精神情志,可以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从而预防和治疗一些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疾病。 其五,居处养生法。居处养生主要关注居处环境和条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一个有利健康的居处环境应该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安静舒适。同时,居处的条件也要符合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如床铺的软硬度、房间的温湿度等。通过合理安排居处环境和条件,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生活环境。 其六,导引按摩养生法。中国传统的导引按摩不同于西方的纯粹身体运动体育,它强调的是形、气、神的协调统一运动。通过导引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舒筋活络、调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较有名气的导引按摩法有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这些方法不仅具有健身强体的作用,还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其七,房中养生法。房中养生法是关于性生活调养的方法。在道教看来,性生活是人体生理需求的一部分,但过度纵欲或禁欲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通过合理的性生活调养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缓衰老。 其八,内炼养生法。内炼养生法主要取其在体内修炼之义,凡在体内自主修炼的养生方法都可以归入这个范畴。具体而言,包括了行气、吐纳、胎息、内丹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修炼可以调和人体的阴阳气血、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道教养生是一门涵盖生活各方面的哲学体系和实践方法。它通过合理的饮食、药物、四季调养、精神调节、居处安排、导引按摩、性生活调养以及内炼修炼等方法来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不妨借鉴道教养生的理念和方法来调和自己的生活方式,以追求更加健康、和谐的人生。 上壹篇道家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下壹篇全真道与正一道的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