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不神秘,实实在在讲道理,谈谈站桩养生的原理!

20.png

1751621066503.jpg

  1


  半个多世纪以来,站桩功获得了许多练习者和爱好者的认可。


  这种功法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副作用,轻松易学,不需要费脑或用力,形式简单,容易掌握;也无需专注于身体的某个部位,不必过于追求放松,呼吸自然即可。在练习时,只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无论室内还是室外都可以进行。


  练功的基本原则是:站稳姿势保持不动,集中注意力内观全身的肌肉和骨骼,努力让身体放松。由于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放松的速度也会有所差异,但这并不妨碍练功的效果,也不会影响理趣的形成。因此,站桩养生的外观虽然简朴,但其内涵却十分丰富多样。


  “假借”是理解内容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练习中必须掌握假借的技巧。


  假借的内容十分广泛,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用作假借的对象。


  例如山水、树木,花草、鱼儿,蓝天、白云,星星、月亮,沐浴、沙滩、音乐、诗词、图画、盆景等等,这些都数不胜数。要表达自然的意境,做到“无过无不及”,就像国画中的大写意作品,在似是而非之间传递出那种情感就可以了。


  当你静静地仰望天空,尽情感受那些美好事物给予大脑的滋养时,面部表情会显得若有若无,身体的肌肉也会变得轻盈而通透,甜美与舒适伴随整个练功的过程。


  这种功法适合各种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无论是健康还是有慢性病的人,通过站桩锻炼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一些慢性病患者也可能获得健康的改善。那么,为什么站桩养生功法能够治疗疾病和增强体质呢?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愉快的心情对大脑皮层产生了抑制与兴奋的良性刺激。


  2


  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当自己处于没有安全感的状态时,良好的休息或睡眠就很难得到保障。


  举个例子,假如你独自一人去草原旅游,夜晚不能回家,你能安心地在豺狼出没的草原上美美入睡吗?当然不能。只有当大脑皮层不需要动用所有感官时,人们才会放松警惕,得到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因此,站桩功正是利用这一生理特点,进行积极主动的休息与修炼。


  因此,它对一些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耳鸣、支气管哮喘、甲状腺肿大、肺气肿、慢性胃炎、胃下垂以及肝硬化等,均有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热爱道家功法的人可以通过站桩功的锻炼,充分调动精神和感觉。通过肌肉的放松与紧绷的切换,增强身体素质,提升整体力量的有效表现,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生理学表明,力量的大小与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密切相关。优秀的运动员具有灵敏的神经反应,能够迅速调动全身肌肉的紧张和放松。


  站桩练习时,呼吸要以舒适自然为主。


  孟子说:“气以直养而无害”。这里的“直养”指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它是一种自由而本能的状态。在站桩时,两手抬到胸前,肘部微微外展,双臂环抱。这个姿势改变了平时上肢垂下的状态。


  这样,肩背和胸部的肌肉由于上肢抬起,减轻了对肺部的压力,使胸廓得以扩展。同时,为了保持上肢的姿势不变,上肢的肌肉自然而然地促使膈肌下降,从而增强腹部的呼吸运动,形成一种轻松、缓慢、深沉、均匀、安静的呼吸,令练功者感到无比舒适。


  这就是站桩练习为何不强调呼吸的方式,而是采用无意识的自然呼吸的原因。


  3


  站桩时,上肢的抬起会改变肩背部肌肉的紧张程度,从而减轻肩部和手臂对肺部的压力。这使得胸部的活动范围增大,肺部的通气量也随之增加,以满足站桩时肌肉组织氧化过程增强的需求。


  随着站桩功夫的提升,平时不进行松紧转换的伸肌系统能够在意念的引导下,与屈肌一起进行分区段的肌肉转换运动。


  这种新的运动方式虽然保持静止,脉搏也没有加快,但全身的温度却比平时感觉更温暖舒适,甚至会微微出汗,从而加速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站桩练习对内分泌、汗腺及其他器官也有积极的影响。


  在站桩时,全身放松并保持固定的站立姿势,会逐渐感到手指和小臂变得粗大、胀满且沉重。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下肢的皮肤表面还会出现充血现象。


  这种发粗发胀的现象是由于体内血液重新分配所致,血液从内脏流向肌肉,导致原本闭塞的毛细血管大量打开,与已经开放的毛细血管一起参与血液循环。因此,毛细血管扩张变粗,血流量增加,手指因此感到粗糙、胀痛和沉重。


  毛细血管扩张和血流量增加,直接减轻了心脏为肌肉组织供应血液的压力,脉搏明显降低,这对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具有积极影响。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頁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