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师 >>综合 >> 中国古代18大风水师(道教)
詳細內容

中国古代18大风水师(道教)

20.png

一、道教起源

      东汉中叶(126-144年)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34-156年),字辅汉,自号“天师”,丰县阿房村人,为汉代留侯张良九世孙。张道陵在鹤鸣山正式创立了道教前身——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简称“正一道”。唐宋以后,与南北天师道及上清、灵宝、净明各派逐渐合流,公元1304年,元成宗刺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 (?-1316年)为“正一教主,兼主领三山符”。正天师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箓道派,袭掌江南道教。公元1325年第39代天师张嗣成被封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并被授权掌管全国道教事务。明太祖朱元璋赐第42代正一天师张正常“真人”,并下诏让正一天师世代掌管全国道教。1682年朱元璋将道教正式划分为正一、全真来管理,两派道士的度牒和职衔均不相同。

微信图片_2025-08-06_082335_548.jpg

道教主要人物

1、道教“三祖”

(1)道教是承袭黄老道家文化,“老”指的是老子,而“黄”则是轩辕黄帝,黄帝问道广成子,追求长生久视、修身养性的要义,黄帝被奉为“始祖”。

(2)老子的道家思想被道教承袭,后人将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奉为经典,老子被奉为“道祖”。

(3)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被奉为“教祖”。

2、道教四大天师

张道陵(34-156年)

葛   玄(164-244年)

许   逊(239-374年)

萨守坚(生卒不详,宋代著名道士)


3、两大教主

正一教第一代教主:张与材天师

全真教第一代教主:王重阳祖师

4、道教两大总坛

正一教:张与材天师(万法宗坛)

全真教:邱处机祖师(混元宗坛)

5、道教正一三山符箓派

龙虎山正一天师派(道陵天师)

茅山正一上清派   (三茅真君)

阁皂山正一灵宝派(葛玄天师)


二、道教文化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有形,长育万物。吾不其名,强名曰道”。这是道教开创者老子在《道德经》对“道”的见解与阐述。他开辟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道教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尤其对中国学术思想、中国传统文化(音乐、诗词、绘画、雕塑)、建筑风水、武术气功、金丹符箓、医学养生等产生的影响深远。诚如鲁迅就所言:"中国根柢[dǐ]全在道教"。

      中国的道教秉承尊老子为道祖,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道贵德,“道”是道教的信仰核心;仙道贵生,长生成仙是道教修行的目标。


1、道教文化宗旨与教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以“道”为最高信仰。围绕《道德经》的思想理念作为基本教义。

道教的最高信仰:尊道贵德,天人合一。

道教的神仙崇拜:敬天法祖,寻仙访道。

道教的善恶报应:天人感应,天道承负。

道教的修炼秘诀:性命双修,返璞归真。

道教的核心宗旨:仙道贵生,济世度人。


2、主要道术

外丹、内丹、符箓[lù]。

道教道士日常活动

玄门日课、祀典、斋醮[jiào]。

道教五术:“山、医、命、相、卜”。

三、风水起源

      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风水术、风水学等名称,它集地理学、星象学、气象学、建筑学、景观学、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在建筑和设计中顺应自然和谐、追求顺产命运、化煞为吉、增加吉祥催旺的功效,进而达到和谐、美观和幸福的目的。为中国古代环境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重要实践和理论。

      风水起源于先秦时代,形成于汉晋,唐代时期风水成为宫廷建筑、皇家墓葬的重要规划要素。宋元形成一种文化。风水主要应用于墓葬和祭祀场所的选址和布局。

      风水文化的核心主要有气、场、形、势、水等要素。风水文化的实践方法有阴阳平衡、五行生克、方位布局、色彩搭配等方法。“气”指天地之间的能量场,是风水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场”指环境中的磁场和气场,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形”指物体和地形的形状和布局,对人的运势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势”指地势和形势,对人的运势和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指水源和河流,对人的健康和财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世界风水看中国,中国风水看江西”,兴国县三僚村中国堪舆文化的发祥地。唐僖宗年间,因躲避战乱,风水大师杨救贫定居三僚授徒传业,传经布道。曾、廖两姓弟子,白衣承诏,代不乏人,自唐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先后出了24位“国师”、72位“明师”,被授予钦天监灵台博士的就达36人。宋朝以来,仅廖氏就有上百人在潮汕相地,其中出名的地师有宋朝廖月山、廖子安、元朝的廖国玉、明朝的廖炳章、廖胜概、清朝的廖炳子和廖仁等七人,三僚人称之为“七廖下潮汕”,至今在三僚仍然有“不到潮汕不出师”的说法。三僚村被海内外易学界誉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中国风水文化的诞生地”。


四、风水流派

明代时期,为中国风水的鼎盛期,风水流派很多,主要分两大流派:形势派(江西)、理气派(福建)。江西派重学理峦体,峦体以龙、砂、穴、水为四大网,主要应用于占测墓葬、其次是选择阳基。闽派理气之法依据《周易》的原理,以八卦、十二支、天星、五行为四大网,比峦体专论山川更为抽象。明清以后,两派逐渐合流。阳宅六事,内六事为:门、灶、井、厕、碓磨、蓄栏;外六事:道路、池塘、桥梁、寺庙、佛塔、宅内形。

1、形势派

由江西三僚村的杨筠松、曾文辿等人创立,形势派重视龙、穴、砂、水和定向,捉龙寻脉,把地形、地势的特征形象化,以类譬喻,因形立名。形势派的实践更加丰富,忌讳很少,容易接受和理解,流传范围较广。代表人物:郭璞、杨筠松、曾文辿、廖三传等。主要著作有《三龙经》(即《龙髓经》、《疑龙经》、《辨龙经》)、《撼龙经》等。

形势派主要分为峦头派、形象派、形法派三大门派。

(1)峦头派:峦头表示自然界的山川形势,包括龙、砂、山。龙,指远处伸展而来的山脉,砂,指穴场四周的山丘,山,指穴场外远处的山峰。

(2)形象派:由郭璞创立,形象是风水中一门高深的学问,因为它把山的形势生动地看做某一物体。例如某个山的形状像狮子。

(3)形法派:指在形象化的基础上应用的峦头上的一些法则,主要是论述形象与穴配合的法则。


2、理气派

起源于周公卜河洛,晋代郭璞提出了理气派的内容:“二十四山分顺逆,共成四十有八局。”理气派,又称方位,宗庙之法;是以气说、阴阳、五行、八卦、十二支、二十四节气、星命、凶吉禁忌参合在一起的理论体系。由宋代王伋、陈抟等人创立,主要以方位论五行八卦为基础,离不开罗盘,故又称“罗经之法”;主要活动范围在浙江、福建一带。代表人物:王伋、张子微、目讲僧、蒋大鸿等。主要著作有《青囊海角经》、《相宅经》、《宅心鉴式》等。

(1)八宅派:由唐僧一行创立,将坐山配游星论吉凶。就是根据住宅的八卦山起伏位,分别将游星配在先天八卦方位,配吉则吉,配凶则凶。或是根据住宅八卦坐山,分为东四宅与西四宅,然后与人结合,即东四命配东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而论吉凶。

(2)命理派:以宅主命局中的五行喜忌配合二十四山方位的五行及玄空飞星进行风水布局,配合装饰颜色等,对各类阳宅的室内装潢以及风水调整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三合派:以山水为主,将二十四山与住宅配山论生克关系,配水以十二长生位来论吉凶,代表人物刘伯温。

(4)翻卦派:以用八卦翻出九星卦为主,然后再配合山水以论吉凶。例如辅尾翻卦,是根据纳甲起以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来推断吉凶。

(5)玄空飞星派:是将山向配合元运挨排山向,从而看水山配合室内布局论旺衰吉凶。玄空学的实质就是注重元运的旺与衰,以及1一9九个数字的生克制化与命局中喜忌配合。

(6)星宿派:星宿派指的是二十八宿,如亢金龙、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等,分别代表五行属性,根据坐向论生克。

(7)其他派别:还有六爻派、八卦派、奇门派、严鹏的三元派、洪范的五行派、蒋大鸿的三元飞星、吴景鸾的九星飞泊派、陈抟的紫微斗数、章仲山的小玄空派、陈明德的阳宅三要派、李定信的金锁玉关派(过路阴阳)等派。


五、罗经罗盘

      罗盘:又叫罗经仪。地理学专用仪器,为地理勘察用品;也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还广泛运用于天文、地理、军事、航海、占卜、以及居屋、墓葬选址的重要仪器。罗盘有镇宅、化煞、招财、聚气等作用。风水学堪称天地之学,亦称堪與学,观天为堪,察地为與,即研究天地运行的原理。日圭和日晷是中国最早辨别时间与方位的工具,日圭为一五寸之杆,根据日影的方向与长短来确定节气,日晷是日圭的加强版,将地平面均分为十二个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方位和时间。日晷应是最早的罗盘。

       罗盘主要由天池、内盘、外盘组成。其中,三元盘又叫“蒋盘”,盘上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总共64卦。三合盘又叫“杨公盘”, 盘上主要有三层二十四山向。形势派主要用三元盘,理气派常用三合盘,但现代风水师多是形势与理气相结合,故大多采用综合盘。常见的还有易盘、玄空盘及各派所用的独特盘。常见的罗盘有三种类型:三合盘、三元盘、综合盘。

1、四方来龙及去水方向

(1)南方发脉,必是丙丁龙。如回首朝西南,必是丙阳火龙,而去水定出西北戌乾方;若回首向西,必是丁火阴龙,而去水定出东北丑艮方。

(2)北方发脉,必是壬癸龙。如回首朝西南者,必是壬阳水龙,而去水定出东南巽方;若回首向东,必是癸阴水龙,而去水定出西南未坤方。

(3)东方发脉,必是甲乙龙。如回首朝西北,定是甲阳龙,而去水定出西南未坤方;如回首朝南,必是乙阴龙,而去水必出戌乾方。

(4)西方发脉,必是庚辛龙。如回首朝东南,必是庚金阳龙,而去水定出东北丑艮方;若回首向北,必是辛金阴龙,而去水定出东南巽辰方。


2、道教风水术操作程序的五个步骤

1)寻龙辨脉:对所选环境的山脉走向以及其变化形势必须仔细辨别清楚。

2)察砂:所谓砂,指的是主龙山脉周围的小山,察砂就是勘察这些小山的吉凶。

3)观水:看看环境之内水流的走向与流形。

4)点穴:选定一个最佳的建筑地点。一般认为,穴位最好选在藏风得水的地方为佳。

5)定向:通过罗盘来确定所建建筑物的朝向。以上步骤就是为选择一个好的“风水宝地”,以求获得福佑。


六、二十四山

风水学中,罗盘用于确定方位而分为二十四个,每个方位占15度,共360度。二十四个方位是用来确定坐山和朝向的,故又叫二十四山向。二十四山由十二地支、八干、四维组成;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八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不用戊、己〉;四维:乾、坤、艮、巽,合为二十四山,又名二十四路。其中,四正卦为:坎、离、震、兑。


1、二十四山分金立向

二十四山分金立向,以一卦管三山,每卦分三个字。八卦中每个卦宫的三山,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的元龙顺序:地元龙、天元龙、人元龙。如坎宫中顺时针排列的三个山为壬、子、癸,巽宫中顺时针排列的三个山为辰、巽、巳;以此类推。方向定位:子指北,午指南,卯指东,酉指西,乾指西北,艮指东北,坤指西南,巽指东南。


3、阴阳属性

地元龙:甲庚丙壬为阳,辰戌丑未为阴。

天元龙:乾坤巽艮为阳,子午卯酉为阴。

人元龙:寅申巳亥为阳,癸丁辛乙为阴。

(1)坎卦在正北,五行属水,包含壬子癸三山;后天属坎卦,先天属坤卦。

(2)艮卦在东北,五行属土,包含丑艮寅三山;后天属艮卦,先天属震卦。

(3)震卦在正东,五行属木,包含甲卯乙三山;后天属震卦,先天属离卦。

(4)巽卦在东南,五行属木,包含辰巽巳三山;后天属巽卦,先天属兑卦。

(5)离卦在南方,五行属火,包含丙午丁三山;后天属离卦,先天属乾卦。

(6)坤卦在西南,五行属土,包含未坤申三山;后天属坤卦,先天属巽卦。

(7)兑卦在西方,五行属金,包含庚酉辛三山;后天属兑卦,先天属坎卦。

(8)乾卦在西北,五行属金,包含戌乾亥三山;后天属乾卦,先天属艮卦。


七、九宫八卦

1、看阳宅风水的流程

1)查询房屋建成的时间(三元九运)。

2)检查家的入口,大门风水,观察房子的整体形状,四方有没有缺角。

3)判定房屋的坐向(让罗盘的十字线与房屋的中轴线重合,再转动罗盘使罗盘中心的指南针与盘面上的正南方重合)。

4)确定立极点(房子的中心点),放出八宫线,在纸上绘图标注对应的宫卦。

5)排出房屋各个区域的飞星磁场(理气)。

6)观察房屋周围的外峦头(西南有道路、河流、池塘、水景就财丁两旺,室外随着山、高楼、高架桥、墙壁,就财运不佳):内峦头(室内摆放的家具家饰)。

7)根据飞星推断吉凶和风水调理布局,先看坐山方的飞星组合和峦头的对应,山管人丁水管财。再察大门、卧室、厨房、餐厅、窗户等纳气口。

8)再细致判断和调理,将九个飞星排列到房屋的各个位置合并计算。

9)判断每个流年的风水凶吉。

10)化煞和布局,如区域有凶性飞星“25”,则用金蟾、铜八卦、安忍水等来化解;如区域有飞星组合“14”,布上一个文昌局(挂四支毛笔、或水养四枝植物;如在八白向星飞临方位,则布置动水(风水轮、风水球、鱼缸等)可催旺财运。


2、九宫飞星

(1)九宫飞星法

也称九宫飞星图、或称玄空飞星图、紫元飞白图,是判断宅命的方法,为风水流派“理气派”的核心。九宫飞星一般分为四种:年家九宫飞星,月家九宫飞星,日家九宫飞星,时家九宫飞星。九星即: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及九紫。九宫按洛书排布,飞星轨迹由中宫作起点,然后按照洛书数序飞移,形成不同的星曜组合。顺飞:数字由小到大排列。逆飞:数字由大到小排列。

运星入中,顺飞八方,名天盘;山星入中,阴逆阳顺,飞临八方,名地卦:看来龙、山砂、宝地、神位、床位、桌位。

向星入中,阴逆阳顺,飞临八方,名天卦:看水、门路、气口、梯、窗户、空凹。


(2)顺逆飞排列顺序

按洛书排列:中宫→乾→兑→艮→离→坎→坤→震→巽→中宫。九宫飞星的次序如上图,先由中宫开始,然后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直到第九步,到了第九步,再回头来从第一步开始,按照这个路线飞行。


(3)九星的五行及寓意

[一白贪狼星]【吉星】,五行属水。一白星得令时候,代表官升、名气、中状元、官运和财运。失令时候,代表桃花劫,破财损家,甚至性病、绝症,异乡流亡。

[二黑巨门星]◆凶星◆,五行属土。二黑星代表病符,在得令时候,并非病符,代表位列尊崇,能成霸业。失令时候,为一极大凶星,破财损家,代表死亡绝症、破财横祸,与五黄星并列为最凶之星。此星亦代表招来阴灵。

[三碧禄存星]◆凶星◆,五行属木。三碧星代表是非。在得令时,代表因口材而成名,大利律师、法官及鬼才等职。失令时候,代表是非官非,破财招刑。

[四绿文曲星]【吉星】,亦叫[文曲星],五行属木。在得令时,代表文化艺术、才华、文思敏捷。失令时为桃花劫星必招酒色之祸。

[五黄廉贞星]◆凶星◆,五行属土。廉贞星得令时代表位处终极、威崇无比,如皇帝之最尊最贵。失令的时,称为五黄煞,又名正关煞,代表死亡绝症、血光之灾,家破人亡。此星亦必招邪灵之物。

[六白武曲星]【吉星】,五行属金。六白是偏财星,与一白、八白合称三大财星。在得令时,丁财两旺;在失令时,为失财星,可令倾家荡产。

[七赤破军星]◆凶星◆,五行属金。七赤星在当运时,大利以口才工作的人,包括歌星、演说家、占卜家等,大利通讯传播。在退运时候,代表口舌是非,刀光剑影,世界大战。又代表火险、及身体上呼吸、肺部的毛病。

[八白左辅星]【吉星】,五行属土。八白星得令时为太白财星,能带来功名富贵。田宅科发,为九星中第一吉星。在失令时,为失财失义,瘟疫流行,失财于刹间。

[九紫右弼星]【吉星】,五行属火。九紫星得令时,为一级喜庆星及爱情星,代表桃花人缘及天乙贵人,大利置业及建筑。在失令时,为桃花劫星,损丁破财,亦主火灾、爆炸、心脏病、眼疾、流血等。


3、三元九运

(1)天运:即宇宙气场,宇宙星空天体运转的周期变化特性。按照天体时空演变,中国风水学将天运概括为“三元九运”。从黄帝始,使用六十甲子干支来推演历法,已有七十八个花甲。一元分三运,一运为20年。

一元:一个花甲60年,每元从甲子年开始;一元分三运,一运为20年。

正元:三个花甲180年。正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又叫三元。每一正元有九运。

大元:三个三元540年。

一运:又分为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及九紫运,一直循环不息。

九宫飞星图:或称宅命图,由三个星盘组成:运盘、山盘和向盘。九宫飞星盘排布顺序,首先排"运盘"。

(2)地运:即地球气场。地球受日月星光之影响,包括地质、地貌、物理场,因地理位置而千差万别,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气候。中国风水学将地运概括为龙穴、砂水说。

(3)人运:即人体气场。每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和地理位置,受宇宙气场和地球气场的综合影响,产生不同性格。中国风水学将人运概括为四柱说,即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另外,又将人造物,建筑物奠基、封顶、店铺开业、乔迁等和人类活动,例如:婚丧嫁娶、开业等的年月日时扩展为事物时运。


八、中国古代18大风水师

鬼谷子、樗里子、黄石公、管辂、郭璞、李淳风、袁天罡、丘延翰、杨筠松、曾文辿、廖三传、廖瑀、吴景鸾、赖布衣、刘伯温、廖均卿、蒋大鸿、章仲山。


1、鬼谷子——算命占卜的祖师

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法家、名家,伟大的教育家。又称王诩,王禅 、王利,道号鬼谷子。生卒年不详,生平年代大约为前400至前320年左右,今淇县人。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精通百家学问,阴阳五行、 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被后世尊为“谋圣”。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科学家尊他为先师,法家尊他为大师,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在文化史上,鬼谷子与孔子、老子并列的学术大家。著名弟子有苏秦、张仪(?-前309年)、孙膑、庞涓(?-公元前341年)、毛遂、茅蒙、徐福、尉缭子等。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2、樗里子[chū](?―前300年)

又称严君疾,嬴姓,名疾,因居西安樗里,故称樗里疾,俗称樗里子。为人滑稽多智,秦人誉为“智囊”。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名将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的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秦昭襄王元年,拜为丞相,主持朝政和宗族事务,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后世的堪舆家皆奉他为相地术正宗,尊之为神。著有《青乌经》。


3、黄石公(前292-前195年)

秦汉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思想家,军事家。江苏邳县人。被道士列入道教神谱。早年为躲避战乱,隐居于下邳。曾三次试探张良,授予《太公兵法》,辅佐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著有《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4、管   辂[lù](209-256年)

国时期曹魏术士。字公明,山东平原人。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天文地理,占卜看相,风水堪舆,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生著述甚丰,主要有《周易通灵诀》《周易通灵要诀》《破躁经》《占箕》等。


5、郭   璞(276-324年)

东晋时期学者,文学家、训诂学家、道学术数大师、游仙诗祖师,建平太守郭瑗之子,山西闻喜人。西晋末年,大将军王敦欲谋反,请郭璞卜筮吉凶,郭璞告诉他“无成”,惹怒王敦被杀。郭璞的诗赋有“东晋之冠”之称。以《游仙诗》14首为代表作。郭璞曾注释《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郭璞是中国风水学鼻祖,所著《葬经》,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


6、李淳风(602-670年)

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岐州雍县人。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其著《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李淳风一生著述颇丰,除《五代史志》《乙巳占》,还有《皇极历》《麟德历》《悬镜》《文史博要》《典章文物志》《秘阁录》十几部,并对《齐民要术》《本草》等几十部书籍进行过校注。

7、袁天纲

隋末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生卒年不详,唐代成都人。在阆中天宫,民间认为袁天纲乃是天罡星中智慧之星下凡,故又称袁天罡。相传他懂得“风鉴”,即凭风声风向,断吉凶。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三世相法》、《推背图》(和李淳风共著)《袁天罡称骨歌》等。


8、丘延翰

生卒不详,山西闻喜县人。在唐开元(713-740)应邀为裴氏族人卜葬地。曾拜浙江缙云人范越风为师,从此成为上知天文,下懂地理,洞晓阴阳的方术家,浪迹天涯,为人相宅、相地、祈福。中国历史上第二代易学、堪舆学的伟大传承者。撰有《拨砂经》《铜函记》《五家通天局》《金镜图》《海角经》《唐蒙求》。


9、杨筠松(834.4.20-900.03.12)

唐代著名风水宗师,俗名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广东信宜人。杨筠松精通堪舆术,唐僖宗时期被封为国师,官至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事。其趁唐末之乱,隐居于沙河杨仙岭,把官中风水文献带出,主要在赣州杨仙岭、宁都黄陂、兴国三僚村活动,病逝于于都药口坝。三僚村后被称为“中国风水第一村”成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世界风水文化爱好者朝觐的圣地”。杨筠松创立风水地理的“形法理论”,后世堪舆界尊称杨筠松为“形势派”或“江西派”亦称其为“赣派”的风水地理祖师。著有《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等。

著名弟子有:廖三传(宁都人)、曾文辿(于都人)、刘江东(于都人)、厉佰绍(宁都人)、刘淼、邹庭监、叶七等人,嫡系传人有廖金精、曾水龙、赖布衣、廖均卿、曾从政、廖文政等著名风水师。

10、曾文辿[chān](854-916年)

唐末风水师。字继舆,号逸真,江西于都人。曾公幼习诗书,熟究天文经书,黄庭内经诸书。隐居雩都黄龙寺时,缘遇杨公筠松,得其悉心指黠青鸟,遂得堪舆大道。兴国三僚村曾氏开基祖,他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曾文辿提出四大局论:木局、火局、金局和水局,为风水理论的基石。曾文辿与杨筠松、廖金精、赖布衣风水形派四大祖师。著有《八分歌》《泥水经》《青囊奥语》《青囊序》等书传世,风水界尊其为地仙。


11、廖三传(860-921年)

因通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而得名,江西宁都县黄陂镇人。廖三传在鄂州跟随仆都监卜应天学过堪舆,技能精通。公元879年杨筠松随老友鄂州刺史廖銮来到虔州(宁都)黄陂,后收廖三传为弟子。他儿子廖通、孙儿廖瑀、曾孙廖邦都是著名的堪舆师。

12、廖瑀(943-1018年)

著名堪舆家。派名克纯,字伯禹,号平庵居士。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廖三传之孙,三僚廖氏先祖。相传其曾入山学道,隐居虔化金精洞,自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廖金精”。曾师从德兴吴景鸾的女婿张叔明虔州通判,在德兴19年,一生以觅 “风水宝地”为业,足迹遍及赣、闽、粤等地。中国四大风水祖师之一。著有《怀玉经》、《拨沙经》、《入式歌》、《金精鳌极》、《地理泄天机》、《葬法新印》等书。

13、吴景鸾

宋朝国师,生卒年不详,江西德兴人。爷爷吴法旺为南唐风水国师,其父吴克诚,从华山陈抟习天文地理阴阳之术,抟谓克诚日:“汝子仙才,能绍业。”尽以青囊书授克诚。景鸾聪慧过人,得其书,精究有验。著有《理气心印》、《吴公解义》等。

14、赖布衣(1101-1170年)

原名赖凤岗,字文俊,又名赖太素,道号布衣子,故称“赖布衣”,又号称“先知山人”,江西定南人。九岁高中秀才,曾任国师之职,后受奸相秦桧陷害,长期处于流落生涯中。改名赖太素,赖布衣的足迹几乎踏遍中国大地,凭着精湛的堪舆理论与技术,一路怜贫救苦,助弱抗强,留下了许多神话般的传说,被尊为“四大堪舆祖师”之一。他还发明了罗盘的中针。著有《青乌序》。传说赖布衣所著《青乌序》刚刚脱稿就被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100多年后传给刘伯温,刘伯温凭它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帝业。赣州风水四大祖师之一。


15、刘伯温(1311-1375年)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明朝开国元勋,“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字伯温,世称“刘青田”、“刘诚意”、“刘文成”,温州市文成县人。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12岁中秀才,1333年中进士,授江西高安县丞。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委任为谋臣,刘基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1370年太祖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因遭胡惟庸排挤,1371年辞官回乡隐居著述。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一生著述颇丰,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平砂玉尺经注》《烧饼歌》等。

16、廖均卿(1350-1413年)

明代著名的风水大师。字兆保,号玉峰,江西兴国梅窖镇三僚村人。永乐八年,以建明十三陵之长陵有功,帮助明成祖选定陵寝地,成为历史上备受称赞的风水大师之一,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1413年五月病死北京,皇帝下诏派官兵护送灵柩返乡荣葬,葬于三僚村东北部的虎形山山腰。廖均卿之孙廖文政,明代嘉靖十五年,在朝廷举行的一次全国风水术士的考试中,荣获第一名脱颖而出,故素有“风水状元”之称。撰有《行程记》等。

17、蒋大鸿(1616-1714年)

明末清初著名风水师、堪舆学家,人称“地仙”。名珂,字平阶,号宗阳子,上海人。早年跟陈子龙学习诗词,文采俱佳,创立三元派风水。玄空风水渐渐分出两个主流,一是沈氏玄空的飞星盘,另一派是章仲山自述是源自姜垚。对于风水师来说,罗盘是十分重要的工具,于是蒋制三元罗盘,又叫蒋盘,这是一个行业的新标准。主著有《‌地理辩正》《‌平砂玉尺辩伪》《‌天元五歌》《‌阳宅指南》《‌水龙经》等。

18、章仲山(生年不详)

章氏名甫,字仲山,号无心道人,斋号「千墨庵」,江苏无锡人。章仲山拜师蒋大鸿后,于玄空地理卓然有成之第一人,清代堪舆“无常派”开派宗师,为玄空风水六大派之一的“无常派”。其风水方法以‌挨星诀为核心,使用‌后天九宫飞星进行择地、布局、定向等推演吉凶。章仲山著《天元五歌》阐义,揭开了玄空风水的神秘面纱。著有《辨正直解直解》 《心眼指要》 《阴阳二宅录验》《 天元五歌》等。弟子有子章云谷、孙章其焕、徐嘉谷、陈陶生、柯远峰、陶康吉、陈柳愚、钱荆山等。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在线留言
更多
在线留言
更多
在线留言

在线联系我们!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 刘老师
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