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传》上说:“河流出现图案,洛水浮现文字,圣人从中领悟。”这句话表明,圣人通过观察河图和洛书而获得智慧,从而根据道的本质阐释易理。 河图与洛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体"代表常态,"用"则代表变化。体因用而显现,用因体而明了。 万变不离其宗,不违其常。因此,在探索《周易》时,我们应从常态出发,再到变化,从其本体到实际应用。本文将首先揭示河图本体的奥秘。 一、神没有固定的形状,而易也没有具体的形式。 《易传》提到“神无方而易无体”,这句话的意思是,《易》的根本来源于道体,而道体是深奥而难以捉摸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可以展现出来。 虽然道的本质没有固定的形式,但并不是无法领悟。从根本上讲,万物皆由气构成,气的聚集形成物质,而气的消散则导致物质的消亡。因此,万物的变迁实际上就是气的聚合与分散,风云的聚合与变换,沧海变为桑田,皆是如此。 气的聚合与散发也称为气的流动,而气的流动是可以度量的,这个度量所依赖的工具就是数字。 最基本的数字只有十个。《易传》中说道:“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这十个数字的变化与组合形成了复杂的象,以精确地展现气的运行,而气的运行本质上是由道来引导的。 因此,宇宙间的运行为气,衡量为数,展现为象,而主导则为道。 道是无法测量的,属于无形的事物;而气、数、象则是可以测量的,属于有形的事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数和象来把握气的运作,最终领悟到本源的道体。 二、天地间的数字是五十五。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这十个数字是河图和洛书的起源,也是万物变化的基础,蕴含着无限的规律。 在十个数字中,天数包括一、三、五、七和九,共五个;而地数则是二、四、六、八和十,同样是五个。天数象征阳,地数象征阴,代表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 天数为一、三、五、七、九,相加得二十五;地数为二、四、六、八、十,相加得三十。相比之下,天数的总和少于地数的总和,阳数较少而阴数较多。 因此,天空轻盈而向上升起,大地浑浊而向下沉降;西北方的天显得不足,东南方的地则显得更深;天地之中,干支相合共五次,而地支之间则相互交合共六次;《周易》的上经探讨的是天道,共有三十卦,而下经则探讨地道,共有三十四卦…… 三、阳极在九的位置,阴极在六的位置。 天地的数字映射到河图中,形成了河图的象征。象征是数字的进一步排列和组合,构成了更复杂的数。因此,河图所揭示的规律也显得更加深奥。 河图是由黑白点按照特定规律排列而成。白点代表阳,象征天数;黑点代表阴,象征地数。其中,数字一和六位于北方,三和八在东方,二和七在南方,四和九在西方,五十则置于中央,阴阳调和,形成了河图的形象。 1.在河图中,可以观察到阴阳二气的运行规律。 从北方的一,到东方的三,再到南方的七,最后到西方的九,形成了一种顺时针的运行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阳气经历了从“一”的萌芽阶段,经过“三”和“七”达到旺盛状态,最终在“九”时达到极盛而开始衰退,展现了阳气的整体变化过程。 阳极生阴,阳气在西方减弱,阴气则在西方开始增强。从西方的“四”到南方的“二”,再到东方的“八”,最后到北方的“六”,形成了一种逆时针的运行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阴气从“四”的初始状态,经过“二”和“八”的强盛,最终到达“六”的极盛而衰的状态,展示了阴气的整个变化过程。阴气在北方衰退,而阳气又从北方开始复兴。 因此,阳气是顺流而行,而阴气则是逆流而动;阳气旺盛时阴气衰退,阴气旺盛时阳气消失。这两种气息不断循环,犹如一个没有尽头的环。 2.在河图中可以看到《周易》卦爻的位次规则。 因为五十位于中间,所以如果将五十也纳入阴阳二气的运行规律中,阳气的运行规律为一、三、五、七、九,而阴气的运行规律为四、二、八、六。这个点恰好能够解释《周易》中卦爻的“中位”规则。 在《周易》中,中位有两个:二爻和五爻。在乾卦中,阳气是由下向上升发的。因此,初九代表一,九二代表三,九三代表五,九四代表七,九五代表九。因此,乾卦的五爻是阳气的主位。 在坤卦中,阴气自上而下下降。上爻六为四,下爻六五为二,六四为十,六三为八,六二为六。因此,坤卦的第二爻为阴气的主位。这也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二爻和第五爻作为中位的依据。 3.在河图中,可以看到乾和坤分别对应九和六。 阳气从一生发,到达九时最为盛极;阴气从四起,趋于六时最为极致。因此,九和六是阴阳之气最为纯粹的时刻。《周易》将九和六分别用来表示阳爻和阴爻,正是因为它们分别象征着阴阳两种气。 在乾坤两卦六爻之外,有关“用九”和“用六”的说法,这源于河图中九和六的特殊性质。九代表老阳,最终必然变为阴;而六则代表老阴,最终必然变为阳。“用九”和“用六”是指卦爻的变化。 四、阴阳相辅相成,单一的阴或阳都无法独立存在或持续发展。 阴阳二气本质上属于气的层面。要想产生万物,阴阳必须进一步交融,因此可以说孤阴无法生长,独阳也不能繁茂。仅有阴阳二气显得过于简化,唯有通过五行的生成,世界才展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奥妙。在河图中,阳的数量为五,阴的数量也为五,阴阳交互作用以生成五行。 天生水,地生火,地生成木,地生金,天生土。 因此,五行生成的结果为:北方是一和六的水,南方是二和七的火,东方是三和八的木,西方是四和九的金,中央则是五和十的土。 1.五行的变化与所象征的事物息息相关。 阴阳的结合使物质世界从阴阳转变为五行。五行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金、木、水、火、土五种材料,而是天地间五种动态运行的力量。它是流动的、充满生命的,而非静止不动的。 五行在天空表现为寒、热、干、湿、温,在大地上则对应春、夏、秋、冬和长夏。在颜色上分别为红、黄、白、黑、蓝,而在味道上则是酸、甜、苦、辣、咸……因此,五行并不局限于数量、时间或具体事物,而是根据所象征的事物而不断变化。 2.土是金、木、水、火的基础。 在五行中,土位于中央,而金、木、水、火则分布在四个方向。这是因为金、木、水、火的生成都依赖于土。从五行的生成数字可以看出这一点:水的生成数是1,成数是6,从1到6的变化必须依赖于中间的5,而5正是土的生成数。其他的金、木、火也同样如此。 此外,五行要实现顺时针的循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返回滋养木,必须依赖于土这一关键环节。因此,金、木、水、火四者的运行必须通过土的中介进行周转。 道虽然存在,但没有名称;气没有形状,难以言说;数字有其名称,能够记录;象可以被命名、记录并表达。从阴阳的神秘变化,到天地的法则,再到河图和洛书的象征,无形的道体逐渐显露出迹象,古代的悟道者也在不断靠近这一道体。 从我们揭示的河图奥秘中可以看出,阴阳是天地的根源,五行是万物的本源,而河图则是宇宙生成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