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命相 >>命理 >> 道家修炼必知:解决这五个问题,人人皆可入胎息!
詳細內容

道家修炼必知:解决这五个问题,人人皆可入胎息!

20.png

  有谁不想将有限转变为无限?有谁不希望将无奈化为自由?又有谁不渴望将短暂变为永恒?

1751385698765.jpg


  炼气是为了追求道理,明心是为了领悟本性,认识自我是为了守护本源,守护本源则是为了传承子嗣。入道的方法和活动范围都在心灵的深层潜能领域展开,犹如在灵性气机的神秘状态中游弋。


  用正常的思维很难理解它,反而会越走越远。


  人们往往像盲人追随太阳一样,将理性与灵性、组织结构与气机、物质与能量、灵性与心理功能、动物意识与灵性等概念混淆,仿佛盲人骑马在乱撞,茫然无措。然而,总结起来,如胎息的难度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


  一、对身体的整体理解不清晰


  人体的生命是由形、气、神三者构成的整体。这里的“形”指的是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活动的物质层面。


  气是一种能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经络气、脏腑气、营卫气、三焦气、奇经八脉气以及命门气。


  这些名称代表气的功能,它们的基础生命力是命门之气,通过八脉来促进脏腑的活动。脏腑的功能被称作脏腑之气,合称为三焦。经络从内部连接脏腑,向外传递至体表,输送精微物质,推动生理活动的进行。


  命门之气和奇经八脉之气是生命的根本气息,其它气的称谓都是在元气推动下产生的功能。命门之气是最为重要的,也是需要优先开发的力量。


  通常,人们对脏腑功能和经络气的理解主要集中在这一范围内。这种运动只是增强了运化和代谢系统的顺畅运行,距离元气本身所产生的生成能力仍然相距甚远。


  神的概念十分模糊。神可以看作是人体的自我本质,是生命的根本所在。人的精神意识本质上是由这一根本所引发的各种精神和灵性作用。


  简而言之,人体的本质(灵)与动物意识(魄)相结合,形成了精神,这代表着生命的业力。这种结合是意识功能的根本。在回归道的过程中,需要明白内心的本质,实现见性,从而放弃心(动物意识的魄),以证实见性的存在。


  性与道相互契合,因为性与道具有相同的能量,而魄则仅与自然界的元气相连接。此外,命门元气是与父母相连的生理能量储备。


  人体存在两种生理状态:一种是先天生理状态,另一种是后天生理状态,分别被称为先天精气神和后天精气神。人们修炼气息、追求道理,旨在放弃后天的生理状态,回归至先天生理状态,即胎息状态。这两种状态象征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先天的生理状态是人类本性的生存方式,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而后天的生理状态则代表了人类本能的生存方式,是一种消耗的过程。


  综上所述,人的身体与宇宙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并与根本的道气相互关联。这些重要的关系构成了人们必须首先理解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否则,我们可能因小失大,无法看到更宏大的真理。


  二、典籍众多,内容复杂难以理解


  翻阅广泛的道藏,别说你一生都难以将其读完,光是它那深奥难解、充满比喻的内容,就让你无法真正领悟其背后究竟蕴含了什么。


  名著虽然经过了许多的分析,通常也只是简单地概述,缺乏深入的细节,令读者难以把握其中的精髓。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探索的对象本身是无形、无体的气。道更是既无形又有质的存在,只能通过比喻来加以说明。


  这些古籍的出现,都是经过修炼有成的术士所述的体验。没有入道的无知者,怎能理解那些未曾亲身经历的感受、情感和真理的虚无呢?


  三、无明师指点


  人们常常没有理清营卫之气、经络之气、脏腑三焦之气以及本原元气之间的层次关系,稍微感受到气息便觉得很厉害,但实际上却没有触及到本原之气。


  此外,本原之气是人体内的动物元气,元气与人的动物精神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同时也与人的灵性元气相互关联。这些关系可以看作是相互依赖、环环相扣的不同层面。


  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元气与自然灵气的联系,人的灵性元气与道的关系,以及这些内部层面与外部层面的互动,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难以形成清晰和明确的理解,这使得他们往往在盲目实践中迷失。


  绝大多数修行的学派都强调“通”的重要性。无论是小周天的“通”、大周天的“通”,还是十二经络的“通”、奇经八脉的“通”,还有五眼六通的概念,都体现了这一理念。


  但是,气的流动是能量的运动,而气本身是物质的生命能量。如果不关注生命能量的创造与增长,也不探求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利用,那么什么能够“通”遍全身的经络,并进一步连接到宇宙的本源呢?


  所有的“通”都是能量的流动。人体内部之所以不畅通,主要是因为生命能量不足,无法有效运作;如果没有能量的再生,“通”就只是空谈。相反,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来源,不必刻意追求通畅,自然就会通畅,这和水到渠成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种能量是指先天的元气,而不是经络所带来的气。内在的气如果不足,经络就不会畅通。然而,人们往往无法真正获得明师的指点,反而容易陷入误区。


  四、方法不对


  从理论角度来看,人的意识功能源于意识的本质。人的意识本质是人类动物的精神(魄)与心灵本性的结合,而心灵本性则是生命的根本特性。


  这两者与人体和动物的元气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只有人的元神能够独立存在于动钧元气之中,而可以吸收道之元气的被称为谷神。


  人体的生物物质与自然界的物质属于同一个领域,人的动物能量与自然界的根本气息也在同一范畴之内,而人的灵性与道的灵性之间可以进行沟通。


  三种不同的物质状态及其各自的三种境界,并不是一般人能轻易理解的。这些概念模糊不清,容易引发人们的迷信。


  一般的寻求气息和心理的方法是从人的心理入手,通过调整心理状态来激活人体的气机变化。这种气机的变化有助于心理的稳定与清净。要实现心理的安宁与宁静,就需要抛弃理性的束缚,让心性自然展现,从而达到与道的合一。


  但是人类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生物,理智很难控制意识和思维。此外,人的意识和心理活动是以能量为基础的。


  充足的能量使心神平静;失去能量则心绪不宁。若无法提升能量,就无法让心神得到稳定;用理智去压制思绪,只会使思绪更加纷乱;就像用刀切水,水反而流得更多一样,这种简单的愿望无法通过麻醉药物来达成安宁。


  人的意识和心理确实成为了人类的原罪,始终是心性展现的最大阻碍,正如“破山中的贼容易,破心中的贼难”所言。


  人体个性心理素质的差异是影响入胎息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精神压力的增加,加上不良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现代人更难以实现胎息状态。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 刘老师
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