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作为中华经典著作,对中国的哲学、文学、政治、法律、天文和历法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现选取十句名言,以便重温古代思想家的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观点。 亢龙,有悔 乾卦的上九爻辞是“亢龙,有悔”。“亢”表示高,亢龙指的是飞得过高的龙。“有悔”则意味着会感到后悔,暗示之前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 从字面上理解,一条乘云而上的龙,飞到了最高最极端的地方,四周望去一片茫然,既没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也无法向下移动,因此它感到忧郁和懊悔。 人们在做事情时,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未能考虑最终的结果、后果以及各种可能性和变化,便可能导致失败、悲剧或灾难。 “亢龙有悔”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懂得进退,既要勇往直前,又要为自己留有退路,否则可能会面临危险。 刘邦曾问韩信:“你觉得我最多能指挥多少军队?”韩信回答说:“陛下最多只能统率十万。”刘邦接着问:“那你呢?”韩信答道:“越多越好。” 韩信最终悲惨的死因主要在于他功劳过大而让朝廷感到威胁,以及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处境。 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能过于自满,傲慢的人必会招致祸害。 二、直直、方方、大大,不熟悉的事情没有任何好处。 这是坤卦第二爻的爻辞。厚德载物,首先要求我们具备直、方、大这三种德行。 《论语·雍也》中提到:“人之生也直。”人的本性源于自然,本来都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后天的种种习惯和环境才使其偏离了这一初衷。人的先天本性是真实自然的,没有任何修饰。 《易经》中的坤卦文言提到,直指本义,方指外在的规范。君子以诚实正直来对待内心,以道义来约束外在行为。直是指内心的真实,方则是外在的合规。 《孟子》提到,充实就是美,而充实且光辉则称之为伟大。通过践行善行,达到内心的充实与积累,那么美就在其中,不需要外在来衬托。 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正直和仁爱,遵循原则,宽容大度,以这样的态度生活,君子会顺应自己的本性,处事自然得心应手,事事顺利。 三、自天的庇佑,吉祥的事情都不会受到阻碍。 大有卦的上九爻辞写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许多书籍都解释为“自天佑之”是上天的保佑,其实这样的解读并不准确。上天并不会特别保佑任何个体。 孔子在解读《易经》时指出:“佑,是指帮助。天的帮助在于顺应自然,而人们的帮助则来自于诚信。要践行诚信,就要追求顺应,同时也要尊重贤德之人。” 孔子说,佑的意思是帮助。上天愿意帮助那些遵循天道的人,而人们愿意帮助那些诚实可靠、坚定信仰善道的人。 如果我们能够诚实待人和事,重视信用,时刻提醒自己在言语和行为上遵循客观规律,既不盲目行动,也不抱有侥幸心理或试图投机取巧。 平时要多向品德高尚、操守良好、能力出众的人学习,主动向他们看齐,事情就能够顺利如愿,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这被称为“自天佑之,吉运无不利!” 四、积德之家必定会有福报,积恶之家则必遭祸患。 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清楚:一个积累善行和美德的家庭,其福报将会源源不断,子孙后代也会享受到这些福报。 经常做坏事的家庭,会频繁遭遇祸害,甚至会影响到子孙后代。 荀子指出:“善行的积累能形成德行,因而能获得神明的启示,圣人的心智也随之完善。” 古代的贤者教导人们要改变内心,现在人们称之为调整心态。我们在起心动念、言语和行为时,应该怀有善良的念头。每天晚上都应反省自己,绝不能心怀害人之念,助人为乐和宽容他人的心态也应时常考虑。 “积累善行的家庭必定会有好的福气,而积累恶行的家庭则必定会遭遇祸患。”这也是家风传承的必然结果。 良好的家训和家风传承,将成为家庭每个成员一生的指引。 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他在生活和待人接物上就会有原则可循,能够坚守内心不受外界干扰,这样他的人生道路才能走得更顺利、更远大,家族也会越来越兴旺。 五、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平坦的,没有什么道路是不经历反复的,坚韧不拔则不会有过错。 泰卦的九三爻辞说:“没有平坦的地方就没有高低的差异,没有旅途就没有回归。只要努力坚守,就没有灾祸。” “陂”意味着坡地。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没有任何平坦的地方是永远不变为山坡的,也没有哪里是去了就永远不回来的。在艰难困苦中,我们应当坚持初心,保持纯真,最终必然能迎来好的结果。 “艰”和“贞”是两个词。艰指外部环境的困苦和贫困,而贞则是君子内心坚定守护正直的品质。 君子在困境和艰难的环境中,能够保持内心的纯正和品行的高尚,是无可指责的。 尽管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无法避免,但只要我们怀有坚定和正直的心态,就能够把它们化为平坦的道路。 六、尺蠖的弯曲,是为了寻求生存的信任;龙蛇的藏匿,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 尺蠖是一种蛾的幼虫,外形有些像蚕。它通过不断将身体弯曲成弓形再伸直,这样反复进行,从而得以移动。 像龙和蛇这样的生物,它们的身体需要暂时隐藏,以便能够继续生存。 要想在世上有所成就,必须具备这种“屈伸”的精神。 屈并不是在失败后表现出的沮丧、卑微和胆怯;伸也不是在取得成功后表现出的傲慢、自负和对他人的漠视。 这是一种谦逊的智慧,能够避开锋芒、静待时机,是一种积极乐观、无畏坚定的心态。 为人应当如此,处理事情也应如此。 七、天地如果不相互交汇,就不会有。一旦天地相交,万物便会互通。 否和泰都是《易经》中的卦象。否的卦象表示天地不相交,而泰的卦象则代表天地之间的相交。 在《易经》中,“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通气”和“结合”的意思。 天地之气若无法交融,万物便无法孕育,这就是极为不利的卦象。唯有天地之气相互交汇,万物才能茁壮成长,世界方能畅通无阻。 这就是大吉。这提醒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需要掌握沟通的技巧。 沟通时应考虑对方及环境,内容应与对方的知识背景相匹配。 孔子曾说:“中等人以上,可以与之讨论更高层次的事情;中等人以下,则不可以讨论这些事情。”他还指出:“可以与人交谈却不与之交流,会失去人心;而不该与人谈话却与之交流,则会失去言辞。君子不会失去人心,也不会失去言辞。” 简单来说,就是在与不同的人交谈时,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要给出忠告和善意的劝导,如果对方不接受,就要停止,避免让自己受辱。” 八、天道亏损与盈余都讲究谦逊,地道的变化与流水也具有谦卑的特质。鬼神对傲慢者施以惩罚,而善良的人道则会抵制过于富裕的行为。 天道、地道、鬼神之道和人之道,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谦”。谦卦是《易经》中唯一一个所有六爻都代表吉祥的卦象。 谦卦的上部分是坤,下部分是艮。艮代表山,而坤代表大地。虽然山体高大,但其根基在地下。在看似卑微的外表中,蕴含着崇高的品质,因此,谦卦象征着谦虚与谦逊。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斗,处于人们所厌恶的地方,因此接近于道。” 在道家理论中,水被视为至善至柔的象征。水的特性既柔和又细腻,轻微时无声,猛烈时则波涛汹涌。水不与他人争斗,但却能包容一切事物。 水具有滋养万物的特性,它能让万物受益,却不与任何事物产生矛盾和冲突,人生的道理正是如此。 保持谦逊的心态,对我们的人际交往非常有帮助。退让时能够自我保护,进取时则能够影响他人。修炼谦和的品质,可以让我们不再烦躁,活得更加幸福自在。 九、君子应当坚定地遵循正道,恪守职责。 正位就是要明确自己的位置,保持稳定端正。凝命中的“凝”意味着集中精神,挖掘智慧。 “命”就是指一个人的命运。 正位凝命的意思是,君子应当端正自己的定位,保持稳重,集中精神,发掘智慧,从而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 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呢? 重点在于“正”。“正”蕴含着道德,正是与偏见和邪恶相对的概念。如果一个人的品德出现偏差,那么他的地位就很难稳固。因此,需要一个正直、端正的人来担任重要的位置。 因此,修身是正位凝命的起点。 《大学》云:“从天子到平民,所有人都应以修身为根本。” 修身养性,明白位置和责任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