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东王公是一位备受尊崇的神祇,他又称“木公”或“东华帝君”。其渊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楚地人民信仰着一位名为“东皇太一”的神灵,亦被称作“东君”,实则是被神化了的太阳神,也就是太阳星君,这便是东王公的前身。 “东王公”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所著的《枕中书》。书中将他描述为扶桑大帝,文中记载:“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日元阳父扶桑大帝,住在碧梅之中。”而在《仙传拾遗》中,则描绘他“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真灵位业图》更是将他排在上清左位,尊称为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这无疑彰显了他由日神演变而来的尊贵身份。 关于东王公的来历,各种记载纷呈。《枕中书》称他是元始天尊与太元圣母的所生之子。《仙传拾遗》又说他乃青阳之元气,为百物之先。《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和《列仙全传》卷一皆提及他讳倪,字君明,于碧梅之上、苍灵之墟钟化而成。这些传说虽然各异,但都赋予了东王公崇高的地位和神秘的身世。 道教创立之后,东王公被正式纳入其神系之中。他主管阳和之气,治理东方,因此也被称为王公。他与金母(即西王母)皆源自太玄之质,毓神于玄奥之中。在东方溟溟的混沌之中,他们分大道醇精之气而形成,共同治理二气,以育养天地、陶钧万物。无论是天上、天下,还是三界、十方,所有男子登仙得道者,皆由东王公所掌管。 《尘外记》中的描述与《列仙传》大致相同,称东王公居住在方诸山上。方诸山位于东梅之内,山上有诸多司命,共计三十五司,负责记录天上人间的罪福之事,而东王公则作为大司命总统领之。山上有东华台,东王公常在丁卯日登台四望,寻觅学道之人。仙品有九等,分别为九天真皇、三天真皇、太上真人、飞天真人、灵仙、真人、灵人、飞仙和仙人。这些仙品在升仙得道之时,都需先拜谒东王公(木公),然后再谒见西王母(金母),之后方能升入九天,参拜三清,拜见太上老君而观元始天尊。因此,汉初时有小儿歌谣传唱:“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当时的人们都不明其意,只有子房前去观看,并解释说:“这是东王公的童子。”据传,元始天尊曾告十方天人:“我自造言混沌,化生二仪,役御阴阳,始封皇上元君。自东华扶桑大帝阳,始封皇上元君。自东华扶桑大等棱量水火,定平劫数。中皇元年,太上于玉清琼房金阙上宫授帝宝经花图玉诀,以传后学玉名合真之人。”因此,《玄纲》云:“东华不秘于真诀是也。” 紫府是东华帝君校量功行的地方。秦汉时期,相传海中有三岛,十洲位列其中:上岛三洲为蓬莱、方丈、瀛洲;中岛三洲为美蓉、阆苑、瑶池;下岛三洲为赤城、玄关、桃源。三岛九洲鼎峙于洪濛之中。在三岛之间,有一个紫府州,这里是东华帝君别理统传灵官职位、较量群仙功行的地方。从地仙到神仙,从神仙到天仙,从天仙到真圣,最后入虚无洞天,这三次迁升都由东华帝君主管。 据《三教授神大全》卷一解释:“东华者,以帝君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也,分治东极,居东华之上也。紫府者,职居紫府,统三十五四司,迁转洞虚宫较品真仙也。阳者主东方少阳之气,生化万汇也。帝君者,位东方诸天之尊,君牧众圣,为生物之主。”因此,《易》曰:“帝出乎震也。”于是,东华帝君便有了“东华紫府少阳帝君”之称。 此外,《真教元符经》也记载了一段关于东华帝君的传说:“昔二仪未分,溟滓濛洪如鸡子,玄黄之中生自然。有盘古真人移古就今,是曰盘古,乃是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行虚空之中。又有太元圣母化生天脊膂中,经百劫,天王行施,圣母连生天皇,号上皇元年,始世三万六千岁,受元始上帝符命,为东目大帝扶桑大君东皇公,号曰元阳。” 在诸多道经中,东王公又被尊称为青童君、东方诸、青提帝君等,名号虽多,但皆含“东华”二字。后来,人们还为他安排了姓氏,配对了西王母作为伴侣,并赋予他掌管男性仙籍的职能,尊称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他的诞辰日定为农历的二月初六,这一天也成为道教信徒们祭祀和敬仰东王公的重要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