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横跨宋元明三朝,以超凡脱俗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武学修为,成为了后世敬仰的仙风道骨——张三丰。据传,他生于南宋理宗淳佑七年(另有说法为1264年),名君实,字全一,是文始派之传人,后开创武当派,成为武林中的一代宗师。 张三丰的生平,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小说。他不仅是元末明初的儒者、武当山的道士,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善书画,工诗词,其才华横溢,令后世无数人仰慕。《明史·方伎传》中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又有传说,因他不拘小节,衣着随意,常被人戏称为“张邋遢”。而在《清·地方志·岷州志》中,又有另一种说法,称他自称是张安忠的第五子,生于元癸酉年(1333年)六月十八日,名君实,字全一,别号葆和容忍,乃是张良之后裔。 张三丰作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其地位之尊崇,可见一斑。明英宗赐他“通微显化真人”之号;明宪宗特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更是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不仅是武学上的集大成者,更是丹道修炼的佼佼者,他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这一思想影响了无数后世修行人。 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流派众多,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流派,皆源自其深厚的武学底蕴和超凡的智慧。清代大儒朱仕丰曾高度评价张三丰:“古今练道者无数,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张三丰也。” 张三丰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至正初年,他返故里扫墓,时已年过百岁。复入燕京,却发现昔日故交皆已离世。在西山,他偶遇邱道人,相谈甚欢,方知邱道人乃是早年相遇的高士。之后,他游历秦蜀、荆楚、吴越等地,侨寓金陵,传道于沈万三。后又入秦,居于金台观。至正十九年,张三丰在离别金陵时,预知沈万三将有发配边疆之祸,便叮嘱他:“东西王气正旺,今后我们会在西南相会。”同年九月二十日,张三丰阳神出游,弟子杨轨山误以为他羽化登仙,置棺收殓,岂料阳神适时回归。张三丰感念轨山朴实善良,便携他隐去。 两年后,元朝气数已尽,明朝尚未建立,张三丰又在武当山结庵修行。此时,他已122岁高龄。他遍游武当,见宫中庙宇皆毁于兵火,便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于是,他率领道众清理各处宫观废墟,草创庙观以延续香火。在此期间,他收下了邱元清、卢秋云、张振洋、叶阳、张景涛、孙碧云等高足,张守清也得以与三丰相交,结为道友。 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间,朱元璋两次诏请张三丰入京,但他均避而不见。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再次云游四方。洪武二十五年,他遁入云南。此时,沈万三因得罪朱元璋,被治罪全家发配云南。在云南,张三丰恰遇沈万三,正应了“日后当于西南会面”的预言。张三丰遂赐沈万三天元服食丹药,夫妻二人得服后白日飞升。 永乐初年,朱棣命侍读学士胡广诏访张三丰,岂料胡广在武当山与张三丰擦肩而过,却未能相识。永乐十年,朱棣调集军民工匠三十余万,历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其间,张三丰混迹于民众之中,朱棣派人屡访不遇。据《张三丰外传》记载,1418年春,永乐帝亲自驱车前往拜望张三丰,却未能如愿以偿,只得扫兴而归。永乐帝大怒,命令胡广继续寻找张三丰,若寻不到,便要处死胡广。 永乐十四年,朱棣怒斥胡广寻三丰不力,胡广再次访武当,于武当山祈祷,希望张三丰能念其诚意应诏回京。终于,他见到了张三丰。此时,张三丰已167岁高龄。传说张三丰当时应太上老君之邀参加群仙会,正驾云头前往,路过武当山时感应到胡广的祈祷,于是按落云头,降于胡广面前,告诉他:“你且回京见驾,言我即去便是,不必多虑。”胡广策马回京,跨年抵达京师,方知张三丰早已在金殿与永乐帝会面。这便是“金殿飞升”的传说。此时,张三丰已169岁。 张三丰不仅能飞身入宫、遁身而归,还曾书字一函,令弟子孙碧云向永乐帝禀告长生之道。清雍正初年,有汪梦九先生曾遇张三丰真人,得其指教。此时,张三丰应有二百余岁。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二中记载:南召县太山庙乡口子河里有“张三丰故里石碑”一通,碑后有其草庵遗址。1917年,此处又立“张三丰初居此地,而道成于天宝观”石碑一通。 关于张三丰的师承,亦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他论玄谈道、毅然出家是受丘真人影响;老年时在终南山传播秘诀,得道于火龙真人;而后又师承华山睡仙陈抟老祖。他在《蛰龙吟》中写道:“天将睡法传图南,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半仙。”在《太极炼丹秘诀》中,他称陈抟为“希夷老祖”,称火龙先生为“吾师”。后来,崇奉张三丰的清代道士李西月将三丰派归为以陈抟为代表的隐仙派,并排列其师承统序为:“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但无论师承如何,张三丰确实继承了陈抟以来道教宗师的三教同一学说和内丹学说。 1258年,宗教界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而张三丰以其深厚的学识和修为,无疑在这场辩论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的传奇故事和深邃思想,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人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张三丰,这位武当派的祖师,以其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修为,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