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学之炼己筑基论,炼好筑基,修炼才算真正开始!

20.png

  炼己筑基是修炼丹道的基础功夫。

1751899571935.jpg


  炼己的关键在于修炼内心、停止幻念,并增强德行修养。


  筑基的重点在于专心致志和调节呼吸。筑基是丹道修炼的初级阶段,而炼己则贯穿于三关修炼的全过程。虽然各个流派对于炼己筑基的理论看法一致,但具体方法却各有不同。


  炼己功成的表现是妄念被压制,杂念不再;在镜子前心无杂念,始终保持清净宁静。如果筑基成功,就会有补偿亏损、身体复返年轻等表现。如果炼己的基础尚未打牢,就会在炼精、气、神的过程中出现无法分辨药物作用等九种不良后果,成为修道的误区。


  内丹学是丹道修炼的学问,是道教全真派的主要修炼方法,源自于古代的守一、行气、吐纳、坐忘和心斋等修行技巧。


  东汉时期的魏伯阳撰写了《周易参同契》,该书将《周易》的阴阳学说、黄老道家的内炼理论以及丹鼎的炼制技术融为一体,成为了系统的内丹学理论书籍,因此被誉为“万古丹经王”。


  唐末五代时期,钟离权和吕洞宾对内丹理论进行了完善,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钟吕“金丹派”,后来的内丹各派视其为祖师。


  内丹学将人体视为炼丹的炉鼎,以精、气、神作为炼丹的主要材料,从修炼自身、打好基础入手,以大小周天的功法作为修炼的核心,目标在于召集先天之气、激发人体潜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最终实现得道成仙。


  炼己筑基是丹道修炼的基础功夫。无论是钟吕金丹派,还是后来的南宗、北宗、东派、西派、伍柳、千峰等各个丹派,炼己筑基都是入门的关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炼己筑基是道家进行性命双修的方法,其中炼己属于性功,而筑基则属于命功。古代丹宗对于此有诸多论述。本文将对炼己筑基的概念、重要性、方法及成果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炼己筑基的理念


  在丹书中,炼己和筑基的概念经常被提及。许多人常常将这两者混淆,认为炼己就是筑基,或者认为炼己仅仅是筑基的开始。


  其实,在内丹修炼中,筑基与炼己有着根本的区别,筑基是内丹修炼的入门步骤。


  通过基础修炼,可以净化身心,增强内在气息,弥补精气神的不足,为未来的内丹修炼打下基础。而自我修炼则贯穿于整个丹道修行过程,对丹道修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什么是炼己?根据丹经的记载,可以总结出历代丹家对炼己的看法如下:


  首先,炼己就是炼心,这就是丹家所讲的修心与炼性的过程。


  王重阳真人在《五篇灵文注》中说:“修炼自我就是修炼内心。内心代表了自我本土。心如不动,自我就能够在离宫中修炼定力。定下心来,气便会和顺,和顺则身体安定,安定则精气充盈,充盈则铅汞相凝聚,凝聚则能自我创造……只有当内心安静,才能让神灵活跃,这就是其中的道理。”


  《唱道真言》提到:“炼丹首先要修炼心灵。修心的方法,就是去除杂念和妄想,以达到内心的清净。这是仙家世代相传的道理。若心中没有一丝念头,虚静自然会显现。在这个状态下,精气为真精,气息为真气,精神为真神。将真精、真气和真神融为一体,炼成黍米珠,形成阳神,这样仙道就能实现。”


  第二,修身就是要去除妄念。


  除了妄念,就是要让妄念不再产生,正念显现出来。


  《樵阳经》提到:“开始的修行在于消除情感和欲望,排除一切杂念,这样才能真正下功夫。清除杂念,是建立基础、修炼自我的首要任务。”


  陈虚白在《规中指南·止念第一》中提到:“大道教导人们首先要停止思念,心中念头不停也是无用的。”


  止念即是修炼自我。还有一句说:“念头一动即觉察,觉察之后即无,修行的真谛就在这里……所谓无念的念,称之为正念。正念展现时,内视反照,使精神掌控气息,使气息归于精神,精神与气息结合,最终形成汞铅。要紧紧把握意念,锁住内心的猿猴,专心致志地修炼汞铅。”也就是说,修炼自我是为了降伏妄念,使本来清净的元神显现出来。


  第三,炼己是指在品德修养方面的提升。


  陈致虚在《金丹大要》中提到:“舍弃色欲,断绝恩爱,淡薄财物,谨慎德行,这四点是修炼自身的重要原则。”


  《修真九要》对“炼己”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文中提到:“什么是炼己?少些贪欲,不执着于爱,便是炼己;稳固阴精,也是炼己;打压内心的懒惰,亦是炼己;忍受苦难以利他,算是炼己;脱离繁杂的世事,努力修炼,亦属炼己;心无旁骛,潜心修行,这就是炼己;勇往直前,把道义视为己任,也是炼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这就是炼己;在富贵面前不沉迷,在贫贱面前不动摇,在权势面前不屈服,这也是炼己;隐居于褐衣之中,心怀明智而显得愚钝,技艺高超却显得笨拙的状态,也是炼己。炼己的功夫主要在于无我,最终的目标是超越自我。”


  老子说:“我之所以有许多烦恼,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那我又有什么烦恼呢?”


  什么是筑基?筑基通常是指补充已经流失的精气神,让身体恢复到年轻的状态。补充的原则是用精来补充精,用气来补充气,用神来补充神。


  《天仙正理》有云:“筑基是指安定神灵与保持平静。在尚未筑基之前,元神随意游荡,元气分散,元精衰败,根基便已动摇。因此,必须运用三宝进行合炼,以精补精,以气补气,以神补神。只有能做到合一,根基才能完成;若无法合一,根基则无法成就。根基一旦完成,便能获得人仙的果位证悟。”


  《仙鉴》上说道:“神本没有具体的形体,它与气结合而形成实体。精华没有固定的形状,依赖于意念而呈现。如果心不稳定,身体的气息就像沸水烧煮,无法平息,那么气就会流散,神明也会消耗,精华自然无法生成。如果精华不能生出,人的本性就会模糊而不清,即使想要打下基础,又如何有可能呢?”


  二、修炼自我,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炼己筑基是丹道修炼的基础阶段,虽然是初步的修炼内容,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吕祖在《沁园春》中提到:“七次回归丹药,首先要修炼自身,等待时机。”


  张紫阳真人在《悟真篇.西江月》中说:“若想修炼成功九转,首先要修炼自身,保持内心的平静。”


  《脉望》提到:“为何必须先修炼自身,达到纯熟的境界才能采药?这是因为心若动则神无法停留于气中,身体一动则气无法归于神。正因如此,邱祖才说心境的修炼必须全然放下世俗事物,才能实现神气的合一。”因此,在进行三关修炼之前,需要先修炼自身,扎好基础,才能进行采药的功夫。


  修炼自身和打下基础能够弥补身体的不足,巩固内丹,恢复青春。上阳子说:“修炼金丹之道,首先必须修炼自身,使神志完整、气力充沛,情绪不受干扰,内心不被邪念所扰,六根清净,精气稳固,这样才能谈论丹道。”


  张三丰真人在诗中提到:气息不足和血液虚弱时应当补充,明师亲自传授的口诀非常重要。华池的玉液可以随时饮用,桃坞的琼浆也可随口咽下。忘却烦恼与思绪,保持赤子之心,无情无欲的男人更显刚烈。温养丹田能够恢复年轻的容颜,让人忍俊不禁,仿佛顽童般头发白皙。


  伍守阳真人还强调,修炼自身贯穿了整个三关的修炼过程。


  他说:“关于炼己的人,关键在于他在开始和结束时都能够回归真我。真我,是指个人的真实本质,也就是元神的本性。所有进行采药和炼药的行为,最初的基础都是在于炼己,以证实本来的面目,这就是修炼自身的开始。而对于最后的修炼,比如伏气、胎息、脱胎、出神、达到虚无的境地,这些都是通过炼己来验证本来面目,实现修炼的终极目标。”


  这意味着炼精、炼气、炼神以及最终的虚无,都无法脱离自我修炼。


  三、修炼自我与打基础的方法


  丹道炼己与筑基的方法在各个派别中都有所传承,虽然其原理相似,但具体的方式却各不相同。炼己的关键在于静心和去除杂念。


  方法如下:


  《道乡集》提到:“尚未炼成还丹之前,首先要修炼自身。”在修行时,必须放下心灵和身体的束缚,去除世俗的干扰,排除妄念,不要被外界的欲望攀扰,也不要让七情过于放纵。要在世俗中保持超然的心态,面对事物时要及时应对,事过后要保持宁静;对于过去的事情不要过于追忆,未来的事情也不必过度担忧,而是要放下当前的执念。即便身处繁杂的人群中,也要如同置身于无我无人的境界,这才是修炼自身的要义。要谨慎地避免与他人过多交流,《道德经》曾提到:“闭门塞兑”。闭门意味着闭上眼睛静心观察;塞兑则是忘却言语,保持内心的宁静。若门始终关闭,精神就不会外散;若交流始终阻挡,气息就不至于外耗。因此,慈氏认为清静六根是修炼的第一步。基础的修炼,关键在于凝聚心神与调整呼吸。


  如何凝神?


  邵子说:“天的灵气源于太阳,而人的灵气则来自眼睛。真是伟大啊!人的灵气从眼睛散发,眼睛所看之处,心灵也能到达。因此,修炼的方法是用眼睛注视鼻子,让鼻子对着肚脐,降低心中的火气于气海,这只需片刻的功夫。”


  如何调息?


  《脉望》中提到:“开始练习时,要摒弃一切妄念,忘却自我与外物。专注气息,达到柔和的状态,反观内心。经过长时间的静定,就如平静的水面,没有波动。每当呼吸停止时,真正的气息便会自动涌现。只需留意——念头像规律般浮现,纷繁复杂,似有若无,极度安静的状态中欲望显现,自然能够领悟到一个关键所在,其本质无边界,既不集中也不分散,这就是所谓的真胎息。”


  筑基的功夫中,重阳真人的传授最为详尽,而三丰仙师的道理则尤为精炼。重阳真人提到:“静坐时要忘却一切情绪,停止杂念,使内心得到平静。铺好坐垫,宽松衣物,在子时面向东方轻轻盘腿打坐。保持身体端正,轻轻叩齿咽津,舌头抵住上颚,耳朵微微转动,闭上眼睛,低垂眼帘,将注意力集中于肚脐下方,因此称为玄关。静坐的首要功夫在于止住妄念。如果心中有一点妄念,就会导致心神不纯,功夫难以成就。此外,还要学会忘却情感,若情感无法忘却,则心绪不能安宁,道理也难以实现。”


  厚垫坐垫可以让人久坐不累,放松衣物则有助于气的流通。子时是阳气升起的时刻,朝东坐可以吸取生气,双膝盘坐则有助于养气养神。手握成拳,如同拇指夹住中指,以达到忘我状态。保持身躯直立,能够让气流畅通,不会感到堵塞。唇齿轻轻接触,避免气息的浪费;口腔为气的通道,口张开时气会散,所以应当保持闭合。侧耳细听,能使耳朵通透,跟随声音而去,所以侧耳倾听时却无法真正听见。微微闭眼,以免沉浸在黑暗中。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但过于注重色彩会导致神志分散;如果眼睛完全张开,神明便会显现;如果完全闭合,神明则会隐匿,因此应适度半闭双眼。目光若能从丹田反射,就像天上的日月光辉普照万物一样。少说话以聚集气息,避免气息外泄;停止声音以保存精气,防止精华外流;远离色彩的干扰以凝聚神志,使神明不外露于眼中。


  因此称之为无漏真人。这是通过打坐修行、进入德行之道的过程,不可将其视为虚幻的事物。务必要勤奋实践,必然会有成效,切不可懈怠,以免耽误自己的前程。


  《三丰全集.道言浅近说》中提到:“凝神调息,调息凝神”这八个字便是修炼的开始。同时提到:“心静于脐下称为疑神,气归于脐下称为调息。神与息相辅相成,守住清净自然称为勿忘,顺应清净自然称为勿助。勿忘勿助,以静默柔和的方式,使呼吸灵动而心灵自在。便是运用‘钻’字的秘诀。以虚无作为心灵的栖息之地,以深沉寂静作为息神的家园,反复多次的清理,直到神与气交融,不觉之间恍惚如醉。”


  四、炼己筑基的成果


  炼己成功的表现是能够克制妄念,心中的杂念渐渐消散;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宁静,面对事情时能及时应对,事情过去后不留恋,对外界的事物心无挂念,不为物质所诱惑。即使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内心也能够保持平静,不生起仇恨或爱欲之情。


  如王重阳真人在《全真集》中所说:“心境清净,毫无波动,静默无声,丝毫无念。”


  伍守阳真人曾说:“当自己心念沉静,真实的性情才能显现出纯净安宁。通过炼精、炼气和炼神,可以避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获得稳定的定力,不轻易受外境的诱惑。”这种心境的稳定是通过放下妄念而获得的。


  根据传统,筑基需要进行百日的修炼,这被称为“百日筑基”或“百日关”。由于修炼者的身体素质、修炼方式和用功的努力程度各不相同,所获得的效果和体验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全身酥麻、如蛛网般的感觉,以及脉搏停顿的体验。千峰老人提到:“每天在参禅打坐时,两眼合拢,精神集中于丹田,这样可以促进舍利子的形成,并且其顶端会呈现出弯曲的状态,耳中会传来龙吟虎啸的声音。身体仿佛漂浮在云端,四肢酥麻发痒,仿佛在虚空中飞行,感受到无尽的快乐,脸上仿佛被蛛网覆盖,像是蚂蚁行走那样,痒痒的让人想要抓挠,感觉从印堂散发到鼻梁、眼眶和两颊,甚至到下颌和牙齿。口中津液充盈,难以吞咽,此时嘴巴懒得张开,身体沉重得无法动弹,陷入一种混沌状态,不再知晓身在何处。自然地脉搏便会停止。”


  有真气运转,开启窍穴的验证。张三丰真人说:“一般来说,打坐时需要将神念聚集于气,意念专注于呼吸,让气在丹田中缠绵流动,聚而不散,这样内在的气与外来的气就会在丹田中交汇。经过日以继夜的积累,气会充盈四肢,流动于全身的经脉,打通脊背的关节,向上游入泥丸宫,再顺势向下回到红宫,最后回归下丹田。神与气相互守护,息息相关,这样河车之路便畅通无阻。功夫修炼到此,筑基的效果已完成一半,关键在于不断地精进修炼。”


  有血变为膏,身体散发光明,不怕寒暑的验证。钟离祖说道:“果然经过百日的修炼,血液化为膏体如银。确实经过百日没有损失,玉膏流动,生出光辉。其气息蒸腾,无惧寒暑,可称得上是无上的道家高人。”


  补充亏损并达到圆满,身体恢复如童子的状态。《仙佛合宗论语》记载:有人问冲虚子:“精满而不思欲,气满而不思食,神满而不思睡,这样如何才能真正得到满呢?又该如何了解这个满呢?”冲虚子答道:“熏蒸便是补充。补充这个气需要纯净的精,不再生成,就能够知道真正的满,这通常在百日内就能实现。精满之后,腺窍自然闭合,一旦服用大药,欲望的根源就会缩小,体态如同童子。纵然想要放纵,也无法得逞,还何必去思考欲望呢?佛陀教导实现如来之秘藏的状态,世间称之为返老还童。欲望根源一旦断绝,便能够获得长生不老的果实,从此超脱欲界而升入色界。”


  伍守阳真人将筑基炼己功尚未完成的后果总结为九个方面:


  首先,在炼精的过程中,由于欲念未能彻底清除,无法判断药物的最佳成分生成时。


  其次,由于恐惧、听闻、思考或昏沉等原因,导致炼药的火候无法保持始终如一。


  第三,虽然可以获得大药,但由于淫念未能彻底清除,最终仍可能失去精华。


  第四,神胎即将形成,因为心随着外界的视觉、听觉、感觉和认知浮动,无法进入深度定境而难以孕育。


  第五,如果在进行修炼时遇到不好的天气,这时候如果心态不纯,稍有杂念和习惯性的思维,就会受到阻碍。


  第六,要想让神灵进入定境而获得安静,如果自身没有修炼,就无法达到那种平静和定力。


  七是因为内心修炼尚未纯净,导致四种魔障出现:遇到令自己高兴的事情就马上欢喜,遇到可怕的事就立刻感到恐惧,遇到可疑的事情就立刻怀疑,而遇到可信的事情则立刻安定下来。


  第八是因为没有先修炼自身,内心本无念却轻易产生妄念,从而障碍了道的修行,这被称为内魔障。


  九是因为之前没有修炼自身,外界本无而偶然有些感知和体验,如果不与之保持距离而试图应对,就会陷入迷惑,阻碍修行,这被称为不应有的外魔障碍。


  由此可见,打好基础、修炼自身非常重要,应遵循古代仙人的教诲:“在炼丹之前先要修炼性情,在修大药之前应先磨炼心智”,以便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炼己的关键包括炼心、止妄和提升德行修养。而筑基的重点则在于凝神和调息。筑基是丹道修炼的初步阶段,而炼己则贯穿整个三关修炼的过程。


  炼己和筑基的理论各派虽然一致,但在具体方法上却各有不同。炼己成功的表现为妄念被压制,杂念逐渐消失;面对镜子时心灵无所牵挂,始终保持清净安宁。而筑基功夫成功后,则能够体验到补充不足、恢复年轻状态等明显效果。


  如果未能完成自我修炼的基础阶段,就可能在炼精气神时遭遇无法辨别药物的情况,导致九种不良后果,从而偏离修道的正道。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頁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