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炼:性命双修并不神秘,它就是健康的体魄加良好的心理!

20.png

1752221193975.jpg

  一、性命双修


  以性为基础的性命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是古代先贤对性与命的理论与经验的深入研究,是人类对自然及自身认识与修炼的法则。而性命双修则是传统丹功的核心精华。


  所谓“性”,是指一种心灵与神秘的信息系统,涵盖思想意识、情感导向。它包括先天的元神和后天的识神,同时也包含潜意识,整体构成了意识的形式。


  所谓“命”,指的是形体(精)和气,包括身体的肉体和生理代谢系统。


  “双修”是指通过修炼身体和心灵来提升自身素质,进而达到祛病延年、激发潜能和开发智慧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既拥有健康的身体,又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


  历代修炼者的传统功法都强调身与心的双重修炼,将其视为修行的核心。


  道家认为,形与神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完全统一的。他们说:“人有身体与精神……二者和谐则吉祥,若分离则凶险。”这强调了要通过修炼达成形与神的完全结合,才能实现永生的境界。


  古典名著《伍柳仙宗》多次强调“神气”这两个字,并深刻指出“神入气穴”是修炼的唯一真理。


  人是由性与命构成的有机整体。性是数百万年人类智慧积累的成果,而命则是人类繁衍各个阶段所积累的物质精华。性是有形的,而命是无形的,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形成整体。性没有命就不存在,命没有性则不具灵性,性命相互依存,而性又是主导和指引。


  因此,在修炼过程中,必须注重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提升,以性为基础。实践表明,是否能够自觉地进行双修,效果差异显著。


  二、动与静相结合,以静为主导


  关于动与静的结合,练好静功,这里仅简单提及与性命双修相关的内容。动与静是相对的概念,在动中蕴含静,在静中也包含动,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动到极致便会引发静,静到极致则会产生动。


  动功是指外部的动作与内部的宁静相结合,而静功则是外部保持静止而内部活动。若修炼得法,动功能激发内在本性;如果修炼不当,静功也难以圆满。


  当然,动与静各有侧重,静能够聚集能量,凝聚成丹,积累财富;动则能够激发能量,疏通经脉。


  动功是通过肢体运动来进行的,直观且易于掌握,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快,因此常常被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法。然而,一旦入门,便应开始修炼静功,并逐渐增强其比重,否则难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古人有云:“恬淡虚无,真气自生;精神内守,疾病无从。”这是一条基本的修炼原则,历代修炼者对此都非常重视。


  静下心来,不要让思绪四处游荡,能够减少能量的流失。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激活体内平时难以调动的能量和部位,让真气大量生成并聚集,内在通畅经络,外在连接天地宇宙。体内的能量如潮水般汹涌,源源不断。疾病在不知不觉中消失,随着不断加深修炼,最终会逐步达到更高的境界。


  练习静功的人都能亲身感受到在进入静境后,真气的运转,沿着经络流动,那种轻松愉悦的舒适体验。当光芒、香气、震动(一阳生)、或者突如其来的觉察(某种程度的领悟)等难以言表的现象出现时,都是在深度静心的状态中,恍惚之间所经历的。


  入定和生慧的“明心见性”高深境界,仅能在静谧中实现。由此可知,静功是基础,是通往更高境界的阶梯。


  当然,不能走极端,忽视动功。特别是初学丹功、水平尚浅,甚至有各种疾病的道友,一定要结合动静练习,切勿整天只进行静坐或静卧。


  三、修炼与培养相结合,关键在于修养品德


  修炼是一种锻炼,而日常则是滋养。如果只专注于修炼而忽视养护,辛苦修得的功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殆尽。就像一把无明之火,哪怕你练习几天,也无法弥补,甚至可能导致之前的努力全盘失利。


  社会的复杂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因此修养德行需要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所说的,“心态平和即是真理,成就源于日常生活”,“时刻关注、常常思考”。


  也就是说,始终保持在这个(炼功)的状态,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身体的保养,以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实力。


  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有节制,避免过度劳累。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做任何事情都应保持平静的心态,注意坐姿,保持端正,这样才能减轻消耗,培养身心。即使是睡觉,也可以用来修养。


  古代的陈抟老祖被认为是睡眠技巧的高手。我认为,利用睡觉来修炼身心非常有效,不必担心失眠或无法入睡,迷迷糊糊的状态反而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退休后,确实应该享受生活、学习新知识和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但要注意适度。如果过于追求这些,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教训。几年前,我在练习某项技能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精力充沛,渴望参与各种活动,但参与的项目太多,导致我疲惫不堪,身体状况下降,最终不得不放弃很多活动。


  其次,要培养道德修养。


  练习技能必须注重道德,只有具备道德才能取得成就。小的道德带来小的成就,大的道德则能带来高的成就,因此称为“功德”,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各个功法门派历来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与技能提升。有一种比喻说:技能像一棵树,而道德则像是给予其滋养的水,只有不断地浇水,树木才能根深叶茂,德行高尚,成就更大。


  修炼者的养德,不仅仅是思想意识的提升,更是从整体上进行的德修与功练。要树立正确的修炼目标,心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以豁达的胸怀,持续克服自身缺陷,净化身心,提升个人素质。


  我们面临的“魔障”主要在于一个“气”字。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特别多,自尊心和好胜心似乎特别强烈,有时甚至会愤怒到失去理智。这反映出内心的不纯净,以及私下里对名利的执念。要克服这一切,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一个“和”字。


  和,即心态平和、气息顺畅,协调稳定,阴阳交融,修炼功法与培养德行都从“和”字出发,通过“和”字来进行检验,最终又返回到“和”的本质,问题就能得到圆满解决。对待家人、邻居及各界人士要真诚,遇到事情时多为他人考虑,倾向于积极的思维,付出一份爱心,便会得到良好的结果,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良好的修炼气场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修为。


  修炼是没有尽头的,不能仅满足于普通的和谐,还需要提升自己的意念和信心,这体现了理想和德行的重要性。


  念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正念与邪念相互对立。只有坚持正念,才能领悟真理,显现法则。面对巨大的挑战时,心中保持平静;若有邪念扰乱,便难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坐在那里也会感到不安。


  去除邪念才能产生正念,修炼和培养德行就是要消除邪恶、支持正义。在改变本性上要有所领悟,提升个人素质,正念的力量增强,功力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頁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